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蘇法利諾回憶錄」讀後感

發布日期:
作者: 李增城。
點閱率:1,267
字型大小:

今年5月25日,本人以團體會員身分前往台北市國軍英雄館出席中華民國紅十字總會「臨時全國會員代表大會」選舉,由於有少部分分會對總會及前會長陳長文先生帶有偏見,在紛擾中勉強完成會長、副會長選舉。王清峰女士在108名投票者中,以107票高票當選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第20屆會長,王會長因為長期投入公益,早已成為臺灣社會志工界的熟面孔。王會長長期關懷照顧受暴婦女、受虐兒童、雛妓及慰安婦,為弱勢族群提供醫療、法律、經濟等協助,並積極推動婦兒政策及相關法令的增修工作,對臺灣婦女和兒童人權貢獻良多,是位正義清廉的超級志工,在為總會深慶得人之餘,對於極少分會代表帶有私人利益與恩怨與會,進行議會鬥爭,其摔桌的粗暴場面讓與會代表感到遺憾。
中華民國紅十字總會前會長陳長文先生語重心長地於今年5月刊印紅十字會創辦人亨利.杜南(Jean Henri Dunant )「蘇法利諾回憶錄」一書致送與會代表,並於序文中引紀伯倫在「先知」名著中提到的「當你們拿出自己的財產時,這施與微不足道;當你們奉獻自己時,才是真正的施與」來勉勵所有紅十字會的成員。
亨利.杜南生於西元1828年5月8日,卒於西元1910年10月30日。杜氏為人道宏願奉獻一生,並喚醒世人對人道主義的重視,國際紅十字會為緬懷他終其一生為國際人道救援所做的偉大貢獻,特別將每年的5月8日訂為「世界紅十字日」,亨利.杜南並於1901年獲得第一屆諾貝爾和平獎,後世亦尊稱他為「紅十字之父」。
亨氏原為一名瑞士銀行家,在1859年6月赴義大利商務旅行期間,途經威尼斯與米蘭之間的蘇法利諾(Solferino)小鎮時,正逢法國、薩丁尼亞聯軍與奧地利軍隊作戰。親眼目睹戰場上痛苦哀嚎的傷兵,因未能及時獲得醫療救助而死亡的慘狀,震撼之餘,即在第一時間投入傷兵急救工作,成立臨時醫療站,並號召當地的醫護人員與志工一起加入救援的行列。蘇法利諾戰役傷兵救援的消息傳開後,歐洲各國的醫護人員與企業家不約而同地投入救援行動並捐助物資。亨氏在同年7月初返回瑞士後,將前述經歷與所見所聞寫成「蘇法利諾回憶錄」(Un Souvenir de Solferino)一書,於1862年11月自費出版並翻譯成多國語言,他在書中倡議成立一個國際性的中立救援機構,以及時救助戰場上的傷兵。他在各國宣揚人道主義思想,終於獲得歐洲各界的積極回應,並在1863年12月成立一個包括亨氏在內的5人委員會,會中設立「救援傷兵國際委員會」,此即「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的源起。
  歲月悠悠,倏忽間一個半世紀走過,150年前蘇法利諾戰役的煙硝戰火已灰飛湮滅,蘇法利諾小鎮又回歸平靜;然由此萌生的國際人道主義思想與救援行動方興未艾,國際社會並透過「日內瓦公約」在1906、1929年增補修訂,以及1977年簽署的附加議定書,正式將戰地與海上武裝部隊傷兵、戰俘,及國際武裝與非武裝衝突中的平民保護等,皆納入各國須遵守的國際公約中。回顧歷史發展,從1862年亨利.杜南的「蘇法利諾回憶錄」到當今的「日內瓦公約」,正好見證國際人道主義的發展歷程。
  亨利.杜南在瑞士海登的醫院中度過人生最後的18年,於1910年10月30日安祥離開人世。回顧亨利.杜南的一生,從一次意外的旅行中,見證戰爭的殘酷與世人的苦難,從而畢生為人道志業奔走奉獻,並且克服困難,跨越國界,成立國際性救援組織,進而建立國際人道主義的傳世典範。國際紅十字會為表彰亨利.杜南一生的人道志業與對人類的貢獻,在杜南逝世38年後,亦即1948年,將其生日5月8日訂為「世界紅十字日」,並將國際紅十字會所頒發的最高榮譽勳章,命名為「亨利.杜南」獎章。
中國人所謂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惟亨利.杜南,百年不朽! 也期待有心效法杜氏的普世之愛的紅十字會員們能自我惕勵!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