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愛吾廬筆記

發布日期:
作者: 吳鼎仁。
點閱率:1,039
字型大小:

《愛吾廬筆記》三卷──上卷、下卷、續卷。這是一部學術的筆記,是呂世宜讀書、讀經的筆記。其內容有經義考校,文字考釋,引經據典,採諸家之說,以釋經義,分辨正訛,以訓詁正經史。楊雪滄(浚)說,他知道這本筆記很久了,過廈門屢訪之不獲,丙子(光緒二年)得見《愛吾廬筆記》抄本。書中雜舉經說,偶及小學,大抵隨筆採摭,與義門讀書記相似。
《愛吾廬筆記》是呂世宜平生研讀經書、釋字說文的心得,成於日記,隨手筆錄,經年累月而成書。一書共三卷編為三冊,刊刻於道光二十八年(1848),陳慶鏞撰「序」、莊中正撰「書後」、林樹梅撰「跋」。2003年我研究呂世宜,寫論文《呂世宜學風格研究》,其中曾說《愛吾廬筆記》是西村所撰,今未見其書,臺灣找不到。該書現在收藏於廈門市圖書館,清道光二十八年戊申「以古為鑑之齋」刊刻本,一函三冊。今年六月,我特別請廈大何秉仲教授幫忙,得到廈圖陳紅秋主任的許可,張文杰載我到體育路,直入廈門文化藝術中心廈圖新館的特藏室,把《愛吾廬筆記》刻本調出來,仔細批覽,並照了幾張書影、內頁,總算有緣一見此書在這許多年後。
同年友陳慶鏞撰其序:西村考經釋字,實事求是,獨闢己見,補所未備。其辨認古籀,則直追倉、史源流,折衷貴當,能發六書神旨。西村精篆隸,嘗手摹漢碑數十種,刊石行世,得之者珍如拱璧。家居著書自娛,不肯妄投一刺,鄉里重之,尤為同譜中所欽敬。
好友莊誠甫(中正)撰其書後:漢學之明,我朝為盛。西村《愛吾廬筆記》中解字則以《說文》為宗,考經則以《四書》先聖之言為主,不苟同,亦不立異,皆數十年會心有得。因書於後,以志欣慕之私。
同鄉好友林樹梅撰其跋:先生授徒鄉里,以高致稱。嘗自題家中兩壁:「讀書宜略識字,立品只爭為人。」故其著作說經、說字,一皆根求理要,必考諸古,而不囿于古。往歲海氛,避居江滸,益以金石圖史自娛,種竹栽花,不入城市。樹梅一再訪之,因出是編,屬校字。念在先生與樹梅同里居,又是同學,於是卒讀先生之著,愈服先生之讀書立品成其高致。
西村〈愛吾廬〉著述有三種:《愛吾廬文鈔》、《愛吾廬筆記》、《愛吾廬題跋》,另外出版的還有《古今文字通釋》十四卷。在〈呂西村自作墓記〉中:「刻文鈔六十餘篇、筆記三卷貽人」。據金門縣志載:「西村著:愛吾廬文鈔三卷(應作一卷分上中下)、筆記二卷(應作三卷)、愛吾廬題跋一卷(不分卷)、古今文字通釋二十四卷(應作十四卷)」,記載有出入,正確應依〈呂西村自作墓記〉之說。新《金門縣志》重修時尚未依此勘誤。其中寫呂世宜的傳記略見簡單,西村的金石書學聞名於兩岸三地,書寫風格影響閩臺甚鉅;文學著作甚豐,清末就已刊刻出版。各種著作的卷數我也發表多次,為何還老守舊誌材料不改?〈呂西村自作墓記〉這一篇也應該收錄在縣誌裏,何況這方陪葬的「墓記硯」,在廈門出土,現在收藏於金門,縣誌應該要記錄。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