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蚤市
我喜歡逛蚤市,喜歡挖寶尋趣味。
台灣許多城市蚤市,無貨不賣,擺攤的人與尋寶的人,把整個蚤市簇擁得像玻璃瓶裡的龍眼蜜,黏黏稠稠的流倘不開,尤其碰到假日,狹隘的通道都要側身而過,連要呼吸一口新鮮空氣都要伸長脖子紐動肚皮,才能擺脫身邊的酸臭味,很是辛苦,但對喜歡逛蚤市的人,因為期望有寶可尋,卻都趨之若鶩,就像是我。
走過蚤市一攤又一攤,像獵鷹的眼睛搜尋擺放在地上的雜什,好運來時,碰到自己合意的東西,眼睛會像觸電一樣,牽動心臟的神經,暗自道爽,但還要裝作無事樣,慢慢彎下腰來拾掇旁邊的雜什,東摸西摸,假仙了一陣,才迂迴拿起目標隨口問聲價錢,此時,選擇買與不買,當然是看開價的高低,但眼睛也要加上智慧,也要看看有沒有旁觀者伺機要出手,若是碰到一心想要開市的貨主,突然叫賤了價,自己除了竊喜,也要盤算是否願意當一回闊綽的客人,不還價的掏錢取物,好為下一個獵物舖綴自己是豪客的條件,反正逛蚤市就像戰爭一樣,除了要有「子彈」,也要會心理戰,伺機欺敵殺敵,刀光劍影的,虛實交映,心頭是一陣熱一陣涼,好不痛快。
台北的蚤市有許多,我獵物最多的要數福和橋下的蚤市,那兒距離永和的家只有七八分鐘的腳踏車程,一旦我差假,天還沒亮就裝備齊全,期待破門而出,趕早燒第一柱香,因為那裡有許多獵人,都在比誰比較早,早起的鳥兒才可能從才破曉就急急駛進賣場的箱型車上,挖到最新鮮的二手貨,然後再比較眼力與掏錢的速度,滿臉巴結的在貨主耳邊絮絮聒聒,只待貨主一點頭:「錢拿來。」,就趕緊把獵物捏在手裡,那絕對是一種樂趣,拿錢給人家又要看人臉色的樂趣,受虐的樂趣,幾乎是那群逐臭之夫共有的DNA。
這裡比「經歷」不比「學歷」,比「眼力」不比「財力」,有東西的就是大爺,給錢還要看人臉色,因為我看過太多次,客人出價主人不爽,一把搶過來嗆聲:「我自己買了。」,讓出價只是好玩的客人,驚得目瞪口呆,要氣又不敢氣的窘態,叫旁觀者只能掩噎著想笑不敢笑的苦楚。
把獵物帶回家,又是一陣「三溫暖」,滿心歡喜掏出背包內的獵物,小心翼翼翻開層層疊疊報紙塑膠袋,像怕驚醒熟睡中的嬰兒,端出後,細心撫摸盯凝,真的中意,一整天可以不吃飯,心情像熱鍋上的水跳躍不已,但有時眼睛不夠亮,買到贗品,隨貨附送的「生氣」像火燒房子一樣,叫119都澆不息,心裡很想一把手甩出去消消氣,但一想到不要跟新台幣作敵人,只好忍氣吞聲,把它藏納到櫥櫃的最深處。
逛蚤市,就是有這麼多折騰,氣得七竅生煙,有幾次理智告訴我,別再去買一堆垃圾,浪費錢又被笑傻瓜,但,還是禁不住那股吸引力,低著頭沉靜的牽起腳踏車騎上那條不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