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烈嶼亟待中央的上位政策

發布日期:
作者: 許競任。
點閱率:633
字型大小:

最近有兩件事的後續發展將關係到烈嶼的未來的前途,值得我們進一步關注:一是金門大橋主體工程的順利動工;另一件是烈嶼海岸的排雷工程即將完竣,兩者都跟烈嶼的空間利用有關,前者是積極性的,讓烈嶼直接加入金門本島的跨界整合,不再受限於水路運輸;後者則徹底掃除了烈嶼海岸觀光與運輸的發展障礙,實現了烈嶼土地空間的真正解嚴。
烈嶼最大的發展優勢在於其緊靠廈門本島的地理區位,即使在未建金廈大橋前,透過船舶運輸,烈嶼與廈門本島間也只不過是十數分鐘的航程而已,概略相當於與金門本島的航程距離,近來烈嶼鄉長洪成發就曾向馬總統提出在湖井頭設置「小小三通」碼頭的建言,以開闢更近距離的兩岸人民往來的通道,即有鑑於此,此一緊靠優勢若能輔以相關的配套制度,例如降低船票價格、簡化簽證手續等,烈嶼與廈門本島間就能建構起「半小時共同生活圈」,而此一共同生活圈形成後,不但有助於進一步推升金廈為雙子星城,也可為烈嶼實施自由經濟示範區創造有利條件。
或許有人會以烈嶼目前的建設落後,不足以承擔經濟重擔來否定筆者的看法,坦白而言,這種看法極為普遍,但卻是本末倒置,烈嶼的建設落後,正是長期來缺乏上位規劃,定位不明的結果,一旦上位政策確定後,相關的建設自然水到渠成,目前建設的落後並不能否定未來可以擁有跳躍發展的可能性。例如地雷的存在即表示兩岸仍處敵對狀態,自不可能有交通及貿易之可能,海灘更無法開闢為觀光遊樂區,只能埋沒在荒煙蔓草中,如今地雷既已清除,兩岸對峙之局面已不復見,此時中央若能適時推出前瞻性的上位政策,作為烈嶼整體發展的總依據,烈嶼自然會出現突飛猛進的成長。
近日大陸的「黃金週」假期剛剛結束,在黃金週期間大陸各地景區到處人滿為患,所締造的經濟產值更是驚人,即以對岸的鼓浪嶼,也是以「擠爆」來加以形容,但在這波旅遊商機中,金門似乎受惠有限,烈嶼就更不必說了,這表示長期以來中央對烈嶼的政策規劃保守失當,已不能滿足當前及未來的發展需求了,「未來開放是常態,管制是例外。」這是馬總統今年國慶演說所揭櫫的產業投資原則,對烈嶼而言,尤具有重要的啟發,至盼中央能重新審視烈嶼發展的上位政策,莫讓烈嶼絕佳的區位優勢,日漸流失在僵化頑固的冷戰思維之中。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