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兩岸自由行的幾點政策思考

發布日期:
作者: 施志勝。
點閱率:672
字型大小:

回顧歷史,兩岸分隔是自1949年以後一項無法否認的政治現實和歷史事實,雙方經歷了將近四十年對抗及不相往來的日子,直到1987年11月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正式開啟兩岸交流大門。其後,經歷李登輝「兩國論」和陳水扁「一邊一國」論,兩岸關係陷於停滯。然自2008年5月,馬英九總統以兩岸「和平共榮」新思維,積極推動雙方關係,在頻頻互動中,海基會與海協會的「江陳會談」,至今已進行了八次,共同簽署了十八項協議,為兩岸和平發展奠定共存共榮的基礎。
2008年7月開放大陸居民赴台旅遊,當時兩岸航空僅13個航點、每週18個航班;同年12月15日,兩岸大三通正式啟動,兩岸關係邁入全新階段,雙方交流益發熱絡。此外,2011年06月28日迄今,已開放大陸北京等13個城市居民可赴台自由行,兩岸航空已增至每週558班和39個航點。
另在離島小三通方面,目前已開放福建的福州、廈門、漳州、泉州、莆田、三明、南平、龍岩、寧德,浙江溫州、麗水、衢州,廣東梅州、潮州、汕頭、揭陽,江西上饒、鷹潭、撫州、贛州,總共4個省20個城市居民可赴金馬澎地區「小三通」自由行,為金門旅遊業帶來新商機。
開放自由行後,到臺灣旅遊的大陸觀光客明顯增加;金門小三通全年往來旅客,今年可望突破150萬人次,人流、物流均持續成長中。另據大陸旅遊管理部門引用世界組織一項報告,預估未來20年全球旅遊年增長率在3%之譜,至2016年,兩岸旅遊雙向交流人數預測,臺灣赴陸為600萬人次左右,大陸赴台則約700萬人次,總數將達1300萬人次。兩岸旅遊業者持續看好自由行市場的穩定成長,經濟效益也將深入各觀光產業階層。
大陸居民赴台或來金門自由行的深化是大勢所趨,迎接新的發展前景之際,提出幾點看法供兩岸決策部門作政策思考:一、加強兩岸交流的制度化設計,讓雙方交流邁向「機制化」和「規範化」,鞏固彼此的互信與互動。二、提升交流的品質和水準,力求人性化、便利化。以自由行來說,雙方在旅遊資訊、金融管理、應急應變、通訊交流等仍有改善的空間。三、擴大交流的實際效應和成果。以大陸居民赴台自由行為例,仍存在如財產門檻等限制,若是逐步放寬這些門檻,必能擴大自由行的實際效應和成果。四、加強基層民眾的接觸與互動。例如金門和已開放的4個省20個城市建立聯繫管道,再進一步深入到各鄉鎮村里的交流聯繫,讓雙方基層民眾增進互動與瞭解。五、給予臺灣民眾入境免簽證優惠。以金廈小三通為試點,給予免簽證優惠,讓臺灣民眾體察大陸的善意,彰顯兩岸一家親的民族情感,實現互利雙贏之局。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