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不能遺忘的軍管歲月

發布日期:
作者: 羅德水。
點閱率:1,603
字型大小:

1992年11月7日,金門、馬祖解除長達36年的「戰地政務」實驗,今年適逢20週年紀念,金、馬兩地分別有紀念活動,緬懷這段不能遺忘的歷史。
作為兩岸武裝對峙的前線,1978年以前,金門人歷經古寧頭戰役、823砲戰等歷次台海危機,備受戰火摧殘,承受的苦難自不待言,金門人在兩岸爭戰中的犧牲磨難,實應載入史冊,永誌不忘。然而,砲火總有盡時,真正如影隨形、無所不在、嚴重影響金馬居民正常作息、甚而剝奪公民基本權利的,其實正是被台北方面正面看待的戰地政務體制。
所謂「戰地政務」,意指戰時為配合軍事需要,執行國家政策,而於戰地所實施的軍政一元化管理制度。為了執行反攻國策,台北軍政當局於1956年6月23日依據「戒嚴法」第7條規定,頒布「金門、馬祖地區戰地政務實驗辦法」,並於同年7月在金馬外島開始實施「戰地政務實驗」,直到1992年11月7日宣布解除金馬戒嚴為止,為時長達36年。
光就戰地政務實施起迄時間,就可以清楚知道台北的政策意圖。自1958年823砲戰結束後,兩岸分立態勢已定型化,基本上,北京以「單打雙不打」策略,象徵其一中原則,另一方面,台北主動軍事作為之頻率亦逐次降低,可以說,在台北啟動戰地政務實驗後,金馬的軍事意義卻反向遞減,「戰地政務實驗」與其說是做為軍事反攻的後盾,更精確的說,其實是藉此將金馬營造成「反攻的跳板」,以證明台北不忘反攻職志。
就此脈絡理解,戰地政務其實是一種使金門去主體化,犧牲金馬居民正常作息與公民權利,以成就台北軍政任務的反民主體制,要言之,其對金門人之影響有以下面向。
一、剝奪金門人公民權:戰地政務的一大特色就是以軍領政,在軍政一元化下,金門縣長由金防部司令官指派,總計歷年來共有23位軍派縣長,其中只有最後二任,即1990年4月到任的李清正與1991年5月到任的陳水在為金門人,此外,軍政一元體制不容許組織地方民意機關,而以所謂「縣政諮詢代表會」充數,更有異議人士長期被禁止返鄉參選,金門人基本參政權遭致嚴重剝奪。
二、為軍事服務的經濟發展:在軍事第一的總目標下,不僅政治上難以落實民主,就連經濟發展也必須為軍事服務,近半個世紀的軍事管制,使金門成為一個經濟封閉的孤島,各項經濟發展指標嚴重落後台灣本島。尤有甚者,在廈門於1978年成為經濟特區後,台北在金門的戰地政務「實驗」竟然還持續了14年,嚴重貽誤金門發展契機,此刻回頭看待這段歷史,金門人能無感慨?
三、全面性的管制:戰地政務期間,不僅政治經濟發展受限,居民正常生活尤其遭到嚴重干擾,諸如:全島成年男女皆納入民防組訓,令人窒息的保密防諜、反共教育,使社會充斥肅殺的白色恐怖氛圍,除此之外,金門軍政當局各種擾民、甚至錯誤的政令決策,以及無所不在的各種管制,更是嚴重限制居民基本權益。
基於戰地政務實驗目的之荒謬、歷時之長、影響金門人正常生活之深遠,戰地政務實驗的教訓,不僅值得金馬居民嚴肅面對每年的解嚴紀念日,金馬地方政府尤應積極針對戰地政務實驗進行金門觀點的史料、文物整理,甚至籌設「金馬戰地政務紀念館」,以紀念這段不能遺忘的軍管歲月。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