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文學心靈地圖
為響應金門縣長李沃士、文化局長李錫隆,對文學與藝術的推展,文化局首次先讓在地10位作家繪製旅遊文學心靈地圖,期許它成為金門觀光文化資產的導覽。去年底《心動了 花開了-金門10位在地作家文學心靈地圖》出版。攝影家劉德輔與計畫主持人陳則錞,合力對作家作了採訪與拍攝,成為該書重要內涵的闡釋及動人影像的展示。在地作家的的文學心靈地圖,知名設計師翁 翁,設計10個小曼陀羅(象徵圓滿吉祥),分置在每位作家的書寫與採訪之篇首,來各自呈現其持殊文學心靈的地圖。希望下次能再以旅台、旅僑的金門作家作書寫,分別報導旅台、旅僑的心聲,那計畫就更圓滿了。
在地10位作家的書寫記要:王金鍊書寫兒時的故園,述說在老家中蘭夏天晚上,睡屋頂「磚坪」,一邊看著天上的星星,一邊聽國、共的隔空喊話,如今已成美的回憶。林媽肴告訢訪客,烈嶼是處非去不可的私房寶地。它是一座擁有歷史風貌、生態環境、人文風情的島嶼。則錞訪問他,引用日本作家川端康成說:「文學是苦悶的象徵」!然透過書寫,苦悶竟已無聲了。洪春柳說:「為什麼書寫金門?因為我喜歡書寫,又因為我是金門人」。她結合文學與傳播學的概念,由金門傳奇入手,寫作真幻交集的《七鶴戲水的故鄉》,再轉入金門古詩文的賞析《浯江詩話》。翁朝安說他一生的重點是『做自己』,那麼何須在意別人的花怎麼開?開自己的花就對了。所以,他要從自己的心靈健康,推動到有機大地,從家園開始,擴延到愛護社區,進而邁向金門的綠色奇蹟。他返鄉的使命感,令我敬佩,我也很響應他為家鄉的作法。陳秀竹廣結善緣,把大地當成是一個大家庭。她和先生、子女等分享著自種小鈴鐺果樹成長的喜悅,也溫馨分享小鈴鐺果實,給偏虛空的眾生,讀來令我感動。陳長慶擅長寫長篇小說,這次只寫詩與散文,作金門史蹟的記載,他是長篇小說多產大家,產量金門作家無人出其右。尤其是生病後,長篇小說又繼續發表了好幾部,令人敬佩,真是抗癌英雄典範。抗癌成功後更充分展現出其生命力的堅強,是當今生命教育最佳的教材。陳榮昌說:「要描繪我的生命地圖,也許要從后浦老街開始說起」。他曾以〈痲瘋島〉獲第二十九屆時報文學獎鄉鎮書寫類評審獎,也曾以〈東門員外〉、〈囡〉獲得浯島文學獎,書寫的都是屬於金門后浦這塊故土的風情。文筆生動,故事感人,有很高得可讀性,直得品賞。陳欽進曾獲第4、6屆浯島小說組文學獎。這次記述一位媽媽照顧「自閉症」孩子心酸歷程的故事。非常感人,啊!天下偉大的母愛!我崇敬你!也記述老家家人做軍人生意的趣事,相當精彩。陳則錞表現非凡,終於把《心動了 花開了-金門10位在地作家文學心靈地圖》集結出版了。她敢自己帶著三個年幼小孩,赴廈門大學讀博士,表現也很非凡。魏老師說, Nadra感情豐富,一有感動即哭泣流淚;榮昌說,Nadra修練地很有能量,經她一個大擁抱會感到很輕鬆。楊清國的「心靈成長,印證無常不一定不好」,記下自己對「無常」的體認。則錞訪談文說:「楊校長說著想在老家湖下,如何開始耕耘生態園的夢田,太好了!咱們就組個金門團,先到校長當年參加大學工程隊,去當開路開荒先鋒的壽豐鄉走走,並見習體驗花蓮天使部落的如何踏實築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