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努力

發布日期:
作者: 陳欽進。
點閱率:622
字型大小:

當你用現在既有的能力在努力時,你未來所擁有的將是現在所能擁有的;但當你用現在所沒有的能力在努力時,你未來所擁有的將是你現在所沒辦法擁有的。
今年小朋友的寒假不長不短,但至少兒子已經度過了許多快樂時光。平素或許會賴點床,到了假期卻精神抖擻,早早起床準備一天的玩耍。玩耍間難免會遭遇挫折,暴衝的情緒自然也招來不少責?。
由來人們都不喜歡受到束縛,卻也討厭在無所事事中虛擲光陰、浪費生命,同孩子說這些或許太深奧,或許換個方式講個故事吧。
一位單親媽媽含莘茹苦的撫養他的獨子。這個孩子頭腦好、體能佳,自小就是個文武全才;在一路順利的求學的過程中,交往了一位超級漂亮又優秀的女孩。大學畢業後,兩人相約出國留學,希望學成歸國後可以一展所長,並孝敬親人。
前半段過程,或許未能盡如人意,但在辛酸中洋溢著幸福的氣味,人生應該是圓滿的吧?!(點頭)。但接下來的後半段人生,可能的狀況就多了。
選項一,如計畫般,小倆口風光學成歸國,也完成了孝敬親人的心願。選項二,男女孩可能移情別戀,小倆口也可能因故分手,甚至去國不返,媽媽還是那個辛苦的媽媽。選項三,是最悲慘的,因為某種意外,孩子永遠回不來了,所有的努力轉眼成空,世上多了位悲慘的媽媽。
當然,選項還有許多,將以上的狀況交叉組合,就能產生不下十種結果,問題是什麼是我們想要的?(選項一啊!)問題來了,誰來確保未來的人生會照著原訂的劇本走?人生總是充滿了意外,一個會讀書的孩子不見得就會有美滿幸福人生,或者我們可以理解為美滿幸福的比例會高點吧,但就算是高到99%,總還是有倒楣的1%吧?唯能把握的就是當下而已。
你無法真正的擁有人生只能不停的體驗它。有位叫彼得的傢伙創造了一個彼得原理(The Peter Principle)。這個原理是彼得根據千百個有關組織中不能勝任的失敗實例的分析而歸納出來的。它的具體內容是「在一個等級制度中,每個職工趨向於上升到他所不能勝任的地位」。彼得指出,每一個職工由於在原有職位上工作成績表現好(勝任),就將被提升到更高一級職位;爾後,如果繼續勝任則將進一步被提升,直至到達他所不能勝任的職位為止,因而他導出的推論便是:「每一個職位最終都將被一個不能勝任其工作的職工所占據。」如果人們一切的努力只為了最後從事一份自己不能勝任的工作,努力還是不是具有意義?反言之,成功的任務卻多數是由尚未達到不勝任階層的人來完成的,努力及收穫間本來就不存在對價關係。
在多元的社會裡,每個人的存在都有他的價值,連往昔視為不學無術的打電動,都有揚威國際、為國爭光的可能,就該知道人生充滿了變數與可能性。努力除了爭創這些可能性外,同時也讓你更多的機會可以停下腳步來想想:什麼才是最該珍惜和擁有的?
嗯……,明白,那我就繼續去打電動好了!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