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偶得
偶得一:大姨的啟示
今年過年前專程返鄉送我住在安岐107歲的大姨,我對大姨的印象是「神醫」。記得小時候生病時我媽便帶我去找大姨,經過她一番的祈禱,喝過一碗經她念念有詞之後的水,很神奇地病情會逐漸好轉;在那醫療不發達與貧困的年代,大姨對我及被她看過的人有一份恩情。
大姨會神醫,可能是年輕時與大姨丈「落番」時,在東南亞跟當地人習得的一種巫醫,不管如何,大姨看小孩特別有效,看過之後也隨意收些謝禮(大多是自家產的農產品),但從不勉強別人,只因她知道大家都是辛苦人,再加上終年勞動(常見她在小店前挖蚵),這或許是她一生積德又過著有規律的簡樸生活,才能享高壽的原因?
在緬懷大姨時,總感覺人生是一場是非題與選擇題,可以如大鵬一般地立德立功立言,也可以像小麻雀般地安於鄉野之間的快活,其中只要心能安就是了;只要快活於當下也就是了,至於是大鵬或小麻雀也就無分別了。
偶得二:數大就是美
記得小時後念過一篇徐志摩的文章,描寫歐陸公園的花草提到「數大就是美」,過年前路經夏墅與往慈湖,看到一大片黃澄澄的波斯菊,在軟軟的冬陽中搖曳生姿,令人賞心悅目,經請教工人得知是林務所近年的傑作,一來為了營造過年的氣氛,二來也是配合縣府觀光發展需要造景。
以往金門林相就是單調的木麻黃,除了防風之外就是提供百姓的燃料,無其它經濟效益。近年因應觀光需求,縣府與林務所也盡其所能改變較具欣賞價值的林相與花卉,特別是能出面協調地主將其農地出租給縣府移種花卉,營造多面相皆贏的局面:一是縣府贏得觀光素才、二是林務所贏得績效、三是農地主贏得農地出租、四是觀光客多一個養眼景點、五是金門人多一休閒賞景之處。
金門花卉種值面績僅約五公頃,自然不能與台灣彰化花卉專業區相比,以金門的天候與土質條件可能無法種出出口的花卉;但可再擴大現有規模,縣府可大量徵租農地種植四季花卉,比照清潔工擴大招攬花卉種植工人,全面營造觀光的金門、美麗的金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