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為金門觀光把脈
海峽論壇傳來陸客「一日遊」延長至「二日遊」的好消息,但金門旅行業者間卻傳出「一日遊」只安排三個景點並硬擠入四個特產店的誇張行程,也難怪縣府觀光處將研擬相關辦法加強控管,以免打壞了金門旅遊的「金」字招牌。
早在二個多月前,縣長李沃士特別組團前往北京,走訪大陸國家旅遊局、國台辦,表達金門「已經準備好了」,極力爭取「一日遊」能延長至「二日遊」,增加陸客停留時間及消費機會。如今,政策落實了,相關人員備感欣慰之餘,面對這樣的誇張行程,也不由得要擔心起來。
觀光處長楊鎮浯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金門在兩岸觀光市場絕對有其利基,政府部門逐一打通阻礙關卡,就是期望為金門整體帶來更多商機,但他也不忘呼籲相關業者不可殺雞取卵、竭澤而漁,就是擔心早年台灣市場的悲劇再度上演。
「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生意沒人做」,但陸客來金「一日遊」竟然有業者喊出「零團費」搶客,導遊人員、交通及午餐的固定成本支出,只能靠陸客登岸後的七、八個小時內,以特產店的消費回扣貼補回來,陸客「一日遊」會有這樣的行程也就見怪不怪了。
運氣好碰上消費力強的團員,只能小賺,如果碰上只看不買的團員,旅行社、導遊還真要喝西北風了,再多的遊客上「門」也帶來不了商機;何況如此一來,旅遊品質低落,遊客自然抱怨不斷,惡性循環之下,以後也沒人要再來。
筆者相信,如果可以開發有團費的行程,旅行業者一定比誰都開心,但要忍痛接待「零團費」的團員肯定也是迫於無奈。觀光產業「掌握遊客的人就是老大」的潛規則大家都懂,組團社拗地接社、地接社拗飯店、特產甚至導遊,上游層層壓榨下游的問題永遠存在著,若要追溯問題的源頭,對岸的組團社肯定要負起最大的責任。
身為金門的一份子,我們自然樂見主管觀光業務的觀光處認真地規劃出一套具體管理辦法,來提升金門整體的旅遊品質。藉此也要提醒觀光處要先充分了解旅行業者的痛處、對症下藥,特別是加強與對岸主管單位及組團社的溝通協調,才能根本地解決這個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