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我與爺爺的廟會

發布日期:
作者: 吳鈞堯。
點閱率:634
字型大小:

小時候,日子苦,長長的苦日子中,我們必須透過神,才暫得不苦。
初一、十五過於家常,未必能夠加菜慰藉,就必須寄望難得的廟會跟祭祀。
做醮尤其是村內大事,菜餚更豐富。家家戶戶於廟前擺上自家板凳,擺滿雞、鴨與魚。村落不過數十戶,數十條板凳的祭祀,終讓雞、鴨、魚等,蔚為喜色大海。為搭建戲台,供歌仔戲與布袋戲演出,做醮期間,村民拆了大門,搭建戲台。沒有大門,我們虔誠迎神,無論是〈樊梨花移山倒海〉、〈薛丁山征西〉,眾神與村民聚精會神,相偕看戲。神聞萬家香、人嚐人間味,天地一方,在燃不盡的三炷香中,各司其職。村民鄭重地拆解戲台,我們迎回自己的門。這扇門,曾為天神的戲台。
我參加過規模最大的迎神祭祀,莫過於迎城隍了。二姑嫁與後浦,有一個她還記得的笑話是多年前,我與爺爺作客,姑媽粗心,忘了給厚被,我與爺爺兩人,半夜凍醒,裹著薄被發抖。姑媽笑說,怎不趕快跟她說呢?半夜了,我年小不好意思吵醒她與姑丈;爺爺年長,也不好意思吵了女兒跟女婿。三十幾年後,二姑在住家開雜貨店,兼營小吃,賺不了什麼錢,只是找些事,讓自己忙。我常坐在防空洞上,望街前一長排竹林,清風來、綠意搖,幽幽綠,我尋著、看著,感到一片清涼。
我跟姑媽推算,爺爺已走了三十餘年,那一年迎城隍,便是我與爺爺最後一次相偕迎神。
後浦城隍並非金門先賢,而是宋仁宗寶元年間的進士蘇緘。宋神宗熙寧年間,蘇緘任雲南邕州知州,南方的交阯入侵,蘇緘率軍民固守,不久城破,蘇緘闔家自焚而死。宋神宗感於蘇緘奮戰而亡,諡號「忠勇」,後來,交阯再攻入桂州,宋軍不敵,節節敗退之際,卻見大批宋軍兵馬一波波湧進戰場,兵士邊殺敵邊喊「蘇城隍督兵來報仇」,一舉打敗交阯。蘇緘,宋朝人,其忠義,過千山、渡時空,來金門當神,人間的英勇,卻有著神界的威望。
小時候不知典故,耽於熱鬧。然記憶有其甜、有其缺,長大的我才慢慢跟上,填補年少的不知。我手持汽水、糖葫蘆,與爺爺站馬路邊,看著神駕,以及七爺、八爺經過。信徒焚香,鞭炮聲陣陣響,硝煙如霧,不迷視途,而稍訊息給天庭。
迎城隍前一年,我即盤算返鄉參加。趁早訂票,適時安排住宿。晚上安步莒光路,藝人歌演熱鬧掀場,城隍廟內,信眾與旅客早聚集,各地陣頭紛紛亮相。迎城隍成為金門重點民俗,政府與民間合心,遞傳承,也傳新意。今晚,漳州、福州,連武當山上的神,都到了金門。
我好奇在我看不見的、聽不著的夜空,眾神紛紛敘舊。聊前塵、談今事,回憶舊時光,以及更舊的時光。也許,還聊到當他們還不是神的年代,秦漢魏晉、宋元明清,他們安於一個農村或者一座城市,也祭祀天公伯仔與七娘媽。我相信若眾神閒聊,童年必是最多的話題,因為在過了那個純真以後,他們發覺世界純真者並不多見。
蘇緘與眾神,為了人間留一炷純真,所以我們得舉香過頂,承認人間與人心,終有一點不足。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