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相對論與世相

發布日期:
作者: 蔡振念。
點閱率:505
字型大小:

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特別相對論,顛覆了牛頓建立的古典物理學中絕對時空的觀念。其中的關鍵是光速,愛氏發現:光的速度永遠不變。如果有一個人以1/2光速對著你跑過來,一邊跑近一邊用手電筒照你,此時,光經過你身上的速度,並非他奔跑的速度加光的速度,而是光本身的速度──每秒二十八萬公里。換成另外一個人,以光速一半的速度離開你,一邊跑遠一邊用手電筒照你,結果光經過你身上的速度,還是每秒二十八萬公里。愛因斯坦解釋:如果光速恆常,那麼時間(空間)就不可能恆常,而是必須看觀察者本身的運動狀態而定。愛因斯坦因此把空間和時間視為一體,即space-time。
如果時間的速率真的是依觀察者的運動狀態而定,那麼假設有一對剛出生的雙胞胎,其中一個以接近光速前往四光年之外的人馬座再折返,一個始終留在地球。結果是,前者的年齡只增加了幾個月,但是他留在地球上的兄弟卻已經八歲了。
所以你看,物理上絕對的時空都可以變成相對,何況是人類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等等主觀的認知。因此佛家說無善無惡,這世界只有純善,一切存在皆有其因緣。我們無法體驗到絕對的一切。可是我們卻常常認為自己發現了絕對──我們將建構出來的概念當成真實。我們不會體驗到什麼絕對的事物,因為我們體驗到的一切事物都是蘊含在其他事物之間。要界定一張桌子,需要它在空間中的位置,需要周遭的空間和旁邊的椅子、床、沙發等,需要照亮它的光線,需要植物學和木工的知識。
我們對人際關係的認定也常是概念的建構,而非實相。我們往往自認:我們是好人,他們是壞人。然而不知不覺中,我們幹的勾當其實和他們沒有兩樣。由此可見,我們平日的善惡觀念其實只會製造衝突。只要我們還用這種觀點待人處世,就表示我們還不明白所謂善與惡的本質,不了解善與惡其實是一樣的東西。我們不知道,真正的善並不是惡的相對。真正的善,是超越平常的善惡觀的,是超越對與錯,超越快樂與不快樂的。真正的善完全沒有自私的考慮,沒有執著,沒有概念。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