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汶萊林國民的故事

發布日期:
作者: 江柏煒。
點閱率:1,460
字型大小:

烈嶼,面積14.8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數不滿1萬人。19世紀中葉以後,烈嶼人出洋謀生。除了新加坡之外,烈嶼人另一個主要僑居地為汶萊(Brunei)。這個位於婆羅洲西北、面積有5,765平方公里的蘇丹邦國,約臺灣六分之一大,1888年之後成為英國的保護國,1984年獨立,擁有四個省,分別是Brunei-Muara(汶萊-麻拉)、Belait(馬來奕)、Tutong(都東)、Temburong(淡武廊),中間與馬來西亞砂勞越相鄰。在全國40餘萬人口中(2010),華人約佔15%,超過6萬餘人,其中七、八成的移民祖籍來自烈嶼,是當地華人社會最重要的社群。
林國民是其中一個成功的故事,1928年出生於烈嶼西宅的他,父親林松杞、母親程坤,1947年來到汶萊。在汶萊認識林國民的人都知道,他還有一個名字叫做林國沛,這兩個名字是交替使用的。事實上,林國民才是他的本名,林國沛是他大哥的名字。為什麼在汶萊要用大哥的名字呢?原來,當時準備下南洋的人是他的大哥林國沛,但在到汶萊之前剛剛結婚。哥哥為避免與新婚妻子分散兩地,只好改由弟弟林國民到汶萊。由於護照申請的名字是林國沛,已不便更動,所以華人社會都知道他在唐山的本名。因此在汶萊,林國沛就是林國民,而金門烈嶼仍然住著一位真正叫做林國沛的哥哥。
林國民的致富也是一種華僑白手起家的典型。19歲那年南來,第一份工作是在叔叔經營、位於斯市惹蘭蘇丹區的南和寶號雜貨店工作,月薪7元。半年後,他轉往名為新南僑的餐廳工作,月薪從9元逐步提升到15元,學習了一手好廚藝外,也幫忙新南僑公司負責進出口與批發生意。1950年,他用所有的儲蓄買了一艘舢舨,經營水上流動攤販,沿著水路到Yayasam一帶的水厝高腳屋漁村兜售Roti(糕點麵包)與油條。賺到一些資本後,他注意到當時汶萊發現石油,尤其是油田區的馬來奕和詩里亞鎮聚集了大量人口,建築蓬勃發展,建材的需求很大。於是他投入建材進出口生意,加上先前的經驗,他掌握到汶萊百貨、進出口與批發業的運作,為未來的創業打下穩固的基礎。1954年,他娶了祖籍廈門禾山、於砂勞越林夢出生的張月寶為妻,日後陸續生了4男3女。
1976年,林國民在汶萊最繁華的商業區施麗(Seri)創設了第一百貨,當時汶萊缺乏複合式的商場,第一百貨的出現迅速成為民眾消費的最佳選擇之一。 1965年,林國民首度返回金門烈嶼,將林國欽、林國勝、林國平等兄弟帶來汶萊一起打拚,在接下來的歲月裡,第一百貨集團也逐漸發展成一個擁有超過16家子公司的跨國大企業,其中在汶萊有8家百貨,分別由3位弟弟和4位兒子負責。同時,林國民的投資眼光敏銳,他在中國廈門、澳洲、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均有置產;當然,他也返回金門翻修祖厝,並與幾位兄弟聯名以父母親之名成立獎學金,獎掖後進。此外,他也積極參與公共事務,曾任騰雲殿第一副董事長、汶萊福建會館會務顧問、汶萊中華中學董事會名譽顧問等職。2008年,他獲汶萊蘇丹頒賜PSB勛章,表彰他對汶萊社會的貢獻。從林國民、林國沛名字的互換開始,到逐步成為汶萊華裔工商領袖,他的成功是個人努力的付出及掌握了時代機遇的雙重結合,是汶萊烈嶼僑商的典型之一。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