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追憶赴廈交流續篇

發布日期:
作者: 王先正。
點閱率:776
字型大小:

筆者〈追憶赴廈交流聯誼〉刊出,友人詢說,會中精彩發言似乎還有,我說既蒙關愛惠覽,不妨再述一二分享。
一同赴廈的胡之光教授(胡璉將軍長子)在座談時說,八二三炮戰當天,國防部長俞大維與胡璉談了三個小時,當天為美軍顧問團新的少將前來。在此之前,胡璉既掌握訊息,勸蔣中正及各軍總司令勿來戰地,來了就速返台。說俞大維留德,為來福槍射線專家,八二三炮戰,美軍死了一少將(日後我讀鄉賢鄭瑞堅中將文〈八二三砲戰翠谷營區將領遇難記〉(刊《兵器戰術圖解70期》,知當年美軍顧問小組,在金編階最高是上校,砲戰期間美軍無人傷亡)。
當天胡之光教授談興甚濃,又說當年白崇禧上將不願胡璉當十二兵團司令,白屬於第三勢力,說王作榮教授曾言國民政府撤退來台,早期有大功於台灣的文武名人,文的是尹仲容從事經濟建設台灣,武的是胡璉率兵固守前線護衛台灣,有此二人,台灣得以保全。明年(民國97年)正逢「八二三」五十週年,金門觀光協會楊再平準備接洽廈門文化局副局長葉之華(中共名將葉飛之女)與他(胡之光)做一次歷史性的會面,象徵兩岸走向和平。
我起身補充胡教授所言,說據我所知,國府仍在大陸時,華中剿總司令白崇禧上將寫信給胡,謂將向中樞建議,任命胡璉將軍為兵團司令,撥給三個軍的裝備。但胡璉將軍當著友人面前毀掉此信,說黃埔子弟,豈能朝秦暮楚、投奔桂系,此事王禹廷《胡璉評傳》、沈衛平《823砲擊金門》,都曾寫出。而第三勢力,則是1949年以後,美國在香港支持的一個反蔣集團,裡面有一些軍政界過氣人物,但白崇禧不能算是,因白在台始終遭監控,言行小心謹慎,也無法離台。軍界參加第三勢力,較知名的是曾任陸軍總司令的張發奎上將,第三勢力以香港為大本營,日後也瓦解了。
話說完沒多久,座談會仍在進行中,我和李瓊芳 老師被請到另室接受採訪,當天接受訪問尚有楊清國、陳為學、許維權,我與記者交換名片,識廈門日報姚凡、宋智明,海峽生活報陳聰稀,海峽導報林連金。日後廈門商報刊出訪問,廈門文聯朋友來金,曾攜廈報贈閱。可惜的是,報導中引述楊清國的話,說鄭愁予是金門的中學教師。引述我的話,將時任福建師大文學院院長陳慶元,寫成鄭慶元,這些小疵乃瑜中之瑕。
座談會結束,大家下樓合影,雙方互贈書刊,文聯設宴於樓下餐廳款待,朱水涌教授特地騎單車回家取書相贈,盛情感人, 朱教授有一姊給金門人蔣家做女兒,後來嫁金沙黃家。宴中得識廈大台灣研究院台灣文學研究所所長徐學教授,相談甚歡,徐教授在台灣五南書局有出書《台灣當代散文綜論》。
第三天(22日)文聯友人王永盛、閻欣寧陪我們搭渡輪到鼓浪嶼,在巷弄間穿進穿出,觀賞各式洋樓。再爬日光巖,沿途摩崖石刻甚多,我邊走邊攝影記錄,歸來比對《廈門摩崖石刻》(福建美術出版社)一書,發現有一名人石刻,書中未錄,我特謄抄於後:勁節孤忠久寂寥,海山遺壘未全消,高台月皎霜寒夜,彷彿如聞白馬潮。 民國九年獲登延平水操台,口占一絕即請仲訓先生雅正 汪兆銘。
汪兆銘即汪精衛,此人曾任孫中山先生的左右手,也是當時海內公認的民國第一才子。據說1919年,僑領陳嘉庚創辦廈門大學之初,禮聘汪為廈門大學首任校長,但彼時粵軍揮師討伐廣西。汪精衛忙於政務,又請辭大學校長職位。可惜汪兆銘日後勾結日本,成了漢奸,書不錄汪詩,也是可以理解。
至於邀請汪來鼓浪嶼一遊的黃仲訓,書有簡介,說黃仲訓,號鐵夷,祖籍福建南安,生于廈門,近代越南富僑,1916年春回國定居鼓浪嶼,築瞰青別墅于日光岩下。
日光岩的石刻文字,很多殆是應黃仲訓所請,與其詩文唱和,並由黃雇工鐫刻,成為今日景觀。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