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建立目標導向的人生

發布日期:
作者: 陳世聰。
點閱率:744
字型大小:

側身教育三十餘年,常在思考學校教育的核心目標到底是什麼?教育的目的應該是幫助學生找到人生奮鬥目標和方向,否則教育便失去它最核心的價值。現在十二年國民教育強調適性發展、適性揚才,其實就是在幫助學生找到個人的人生目標和方向,所有的教育內容和措施其實都應該鎖定在這一焦點上,無論是課堂上的學習、學校的所有活動、或是家庭教育和親子活動等等。
當一個人清楚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標,便能畫分該做和不該做的事,當個人要作決定、安排時間或運用資源時,若沒有目的便沒有準則。你會因當時情境、壓力或當時心境來決定。沒有目的的人會因工作(包括娛樂等)過量而疲於奔命,引致不必要的壓力、疲乏與衝突。目標導向的人生會導致更簡單的生活型態和更簡明的行程表。
目標導向的人生能使人更專注於生活和學習,他便會集中時間和心力把重要事項排在他的生活中和行程表中。可以排除或捨棄那些次要的事,讓自己的多些思考,少些躁動。專注又有目的人生是大有能力的。能改變歷史的偉人,都是生活專注的人,香港首富李嘉誠,從年輕時就不斷地自學看英文和有關科技與商業方面的書籍,所以從科學雜誌中,看到塑膠花研製成功,想盡辦法取得國外同意,之後變成房地產和電信業大亨,靠的就是專注而精準的預測和判斷力。
目前地區都是小校學生數少,而地區活動又多,藝文、體育運動、才藝展演活動很多,小校學生往往忙得人仰馬翻,分身乏術,如何能有更專注的精神去學習。現代教育最大的危機是:大人安排的課程和活動太多,學生能自主的時間和空間太少。特別是可供思考和反思的時間。這也是造成學生被動學習的主因,中國古訓:「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台灣現在的教育,老師教太多,學生學太少,學生更缺少獨立思考習慣,導致很多學生缺乏學習熱情,欠缺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
建立目標導向的人生,學生才能燃起學習熱情和動機和挑戰自我的精神,不只是靠外在的誘因,乃是內在自我鞭策和努力求知的動力,學生知道為何而學?不只是為父母、師長或社會期待,乃是為了達成自己的人生目標,目標帶來熱情,沒有任何東西比清晰的目標更有動力,我們疲累、乏力和失去喜樂,常常是由於無意義的工作,而非工作過勞。蕭伯納曾說:「人生真正的喜樂是當你感到自己是為偉大的目的而活,是當你覺得自己是大自然的力量,而不是無病呻吟、自怨自艾,只是埋怨世界不能令你快樂。」
如何讓我們的孩子們覺得學習和生活是有意義的,就需要幫助他們建立目標導向的人生,每個人都能在自己的人生跑道上,找到自己努力的標竿,點燃學習的熱情和求知的渴望,勇往直前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