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寫書法抒情﹑療癒﹐進而求美

發布日期:
作者: 楊清國。
點閱率:968
字型大小:

金門縣教師退休協會理事長吳友欽副縣長,於今(103)年教師節前,安排「林金龍與楊清國兩校長書法聯展」,以及「董朝來老師磐石個展」,一起在金門縣文化局一、二展廳共同展出,可謂是他任退教會的一大盛事。
寫書法原為抒情、紓壓與療癒,把能夠震撼心靈的文章詩詞寫成書法用來自勉,並不求美感,後來寫作品,越寫越感到不圓滿,應注重它的書法美,我沒拜過師,如何精進美感?成為心中結。99年6月20日,在廈門海峽兩岸教育論壇會,兩岸藝術聯盟總會秘書長李沃源大師,推薦我上北京師大書法專業研究所就讀。從此,連續三年利用二個暑假(第三暑假籌辦畢業聯展),每次上課一個半月學習,每天七個小時的努力進修。當然這番研究學習,有助追求書法美,希能慢慢達到「人與書俱老」的境界。
「青山不老書法聯展」,我佈展的五大重點:
其一是我早期所寫的范仲淹先生的「岳陽樓記」,有行書與楷書各一幅,各十條幅。可見我早年很喜歡這篇文章,讀它、寫它,都是為了抒發我的胸襟,它給我安定奮發的力量,從「憂讒畏譏,寵辱皆忘」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進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自我期許。
其二是岳飛的「滿江紅」,我寄讀斗中,參加校合唱團時,曾經高歌演唱過新版:「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很有強烈的節奏感,非常雄壯有力。岳將軍那種奮鬥,打天下的精神與毅力,深深地感動了我,當年因戰亂負笈在外求學,面臨困境,我也曾「仰天長嘯、壯懷激烈」過,要求自己「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書隸書、草書各一幅,草書希能展現我的豪情壯志心境。
其三是蘇東坡的「赤壁懷古」,在我晚年讀來感觸越深,「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無情的時間洪流,帶走多少古今的英雄歷史人物,人生似乎就是一場悲涼空幻,誠如金剛經所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我們終將「灰飛煙滅」,不能帶走一片雲。東坡先生從「人生如畫,一時多少豪傑」的豪氣到「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的灑脫,心思轉換,我深有同感,他由儒家積極追求功名的思想,轉向成老莊的逍遙豁達,以及佛家看破紅塵的豪邁瀟灑,與我心有戚戚焉!我以草書八條幅企圖展現其豁達瀟灑。
其四是因退休非常嚮往陶淵明的〈歸田園居〉之生活:「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也想要效法唐朝詩人白居易,栽花種樹的風範:「手栽兩松樹,聊以當嘉賓」、「白頭種松桂,早晚見成林」。返故居金寧湖下村開闢祖業的一塊岱地,三面高、中間低,正像一個佛龕,以約五百多塊花崗石條(30×60公分),花費台幣拾伍萬餘元,佈置成一尊長約五十公尺,寬約五公尺的立佛,準備以纓花值大佛。我以六條幅大字行書寫〈歸田園居〉及往昔所寫學佛的部分書法舊作,藉機以弘揚佛法。
其五是八則《病床懺悔錄》。今年元月骨折開刀,期間懺悔反省,寫下的感悟。也把它當成書法創作來展現:「苦智」:病後始知身是苦,健時多為別人忙;心中自有安閒法,八苦交煎總不妨。「無常」:哀我骨折打三釘,活龍一條變成蟲;好友臻公突往生,人間煉獄昇天堂。「禪心」:遇橫逆不怨不尤,患病時不驚不怖;這就是所謂禪心,手術房開刀感悟。「隨順」:面對外在事物,盡量隨順因緣;不一定要強求,盡心力即可矣!「感恩」:患難見真情,處處有溫馨;慚愧又感恩,行善報眾恩。「無欲」:學佛治貪欲,無欲則剛強;不如泯得失,隨緣亦快哉!「正念」:骨折開刀不是禍,放下萬緣方知福;找回生命無價寶,安分平凡度終生。「精進」:人並非一帆風順,遭遇困難要克服;休息為走更遠路,精進充實不空過。標題是用朱色的隸書寫成,內容是用黑墨行楷書寫,以全開中堂裱褙,水墨加朱紅色,應該可增加一點色彩的趣味,這也可謂是因病成就。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