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武山
暖風拂面,霧季來臨了,春天的金門充滿浪漫,早晚總是霧茫茫的一片,白天春陽露臉霧淡去許多,也是抬頭看不見太武山。看不見太武山,金門人的心就揪成一團,天空失去了顏色,飛機沒著落,機場時而冷清時而人聲沸騰,二個島嶼之間一條心思牽掛著。離鄉的回不來,返鄉的進不去,梅雨季又至,抬頭期盼,風吹起,霧散盡,遠山近處皆清明。
太武山在金門人的心中,亙古常在,童年就開始儲存太武山的模樣,攤一張島嶼的圖,描繪著高高的山,美麗的邊稜線,蜿蜒著山坡,樹木二旁林立,隨季節更換容顏。在星光微亮月光下,遠方觀看山巒在夜幕中起伏著,山的稜線上方,是一座觀測所及數不盡的星星不停閃爍著,還有童年的浪漫是二顆圓圓的冰淇淋。如果在白天從山頂高處往北邊看過去,美麗的田園景觀都收在眼底,一畝畝紅土田是遊子的想念。三、四月份有如鋪上綠色的地毯,麥穗高粱滿滿,幻想一波波的麥浪搖擺著,告訴旅人及歸人秋天將會豐收。
在戰地軍管時期,能上太武山的日數不多,有土石路可攀爬手腳並用,有緩坡柏油馬路可快走,一步一腳印是心志。島東居民大多從屏東方向上太武山,沿途有著許多文字石刻,在上山的轉彎處,就是鮮紅字體「人定勝天」的激勵,充滿天地正氣,彷彿遠古的鏗然說著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如果沒有特別注意,也許你會忘記那是凸出的石刻。那顆「頑石點頭」最深受我的喜愛,像個孩子盪在天地間,靜待脫胎換骨。還有「其介如石」鼓勵戰地軍民要有石頭般堅毅情操,一個偉大的名字。字字句句具歷史意義的石刻,在童年只是上山途徑中的距離標記,在少年讓夢想增溫,中年了是回鄉的想念。
隨山嵐緩步到了山頂峰,山風飄蕩景色無邊,海印寺位於太武山兩座山峰之間的凹地。每年正月初九是登高進香時節,也是金門地區大宗教活動之一。海印寺旁有龍、鳳兩閣夾寺,寺前有鐘樓與鼓樓,寺院的後山為靜觀園。據老師父說鐘聲可以傳遞綿遠,人立處意念可以穿越時空,到達八百多年前的宋朝,也可以回到童年我的海印寺。
古老的故事「毋忘在莒」是金門另外一個感傷的名字。巨大勒石端坐於山頂上愛撫著島民,也癡望著對岸山河,無盡的海浪是祖國同胞一波波的情懷。年輕人的自嘲是「嘸望ㄟ代誌」,現在已成為太武山的地標,到此一遊拍張照,讓時光暫停。
三十年前在金門,我微薄的軍服身形守住山頭,夢想那麼偉大,三十年後我踏上山頭,風吹草動故鄉情,童年遠了,少年不在,青春逝去。年年歲歲那麼相似,不知不覺的時空移轉,歲歲年年發酵沉澱,人事物不停改變。山上馬路兩旁廊帶的木麻黃已經悄悄被其他行道樹取代了,木麻黃日漸消失,登高太武山的歸人也慢慢變成過客。我上山的腳步仍輕快,心思漸蹣跚,如滔滔巨流,想訴說,卻道不盡,浪潮湧向海峽兩岸。
夜晚來時,空杯便有酒,盤中出現那些年少事,歷歷如昨。太武山的罄聲與鐸聲,是我回憶和思念金門的心音。
─附註:原文修改從一位三十年前金門軍人的記憶─黃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