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賴的智慧
慈悲心與智慧是達賴喇嘛修行的兩根支柱。他常常用比喻或說明來強調這兩支柱的重要性,就像一隻鳥需要雙翅才能飛翔,一個人只有智慧卻沒有慈悲心,就像一個孤獨的隱士茫茫然生活在山中。一個有慈悲心的人如果沒有智慧,也不過就是個可愛的傻瓜。
達賴之所以強調慈悲,是因為對達賴來說,生命的真相就是神話中的著名的因陀羅網。宇宙就像是一張巨大的網,上面交織著無數的線路,每一個連接點都是一顆鑽石,每一顆鑽石之間都有難以言喻的交互關係。破壞了網的一部分,就會激起漣漪,不管有多微妙,最後都會衝擊到其他部分。
達賴喇嘛的經驗讓我們想到安德魯‧紐伯格與尤金‧達基里的實驗 這兩位美國科學家多年來一直在研究宗教體驗與大腦功能之間的關係,在這實驗中,他們獲得冥想專家一位年輕的美國和尚羅伯特的幫助,當羅伯特進入深層的冥想時,安德魯‧紐伯格與尤金‧達基里用放射性掃描器經由靜脈注入他的血管。掃描器讓他的血管染色,讓他的腦細胞鼓脹起來,高科技的照相器材便拍下這瞬間羅伯特腦部的變化。
兩人發現:在羅伯特冥想到最高點時,大腦頂葉後上方的活動量低得嚇人,他們稱這個區域為「定位關係區」。從過去的研究當中,兩人知道「定位關係區」從不會停止運作。那麼為什麼羅伯特的「定位關係區」會降低作用呢?只有一個解釋說得通:在靜坐冥想達到最高潮時,羅伯特的感覺中樞所傳遞給「定位關係區」的訊息被阻擋了。因為缺乏了資訊,人腦就很難描繪出羅伯特身體上的界限,「定位關係區」在毫無選擇的狀態下,只能推斷羅伯特沒有界限,換言之,所有伴隨著他的人、事、物都連結在一起。
後來他們問羅伯特在達到冥想的高潮時有什麼樣的感覺,他回答說:「感覺我好像是每個人、每件事得一部分,我跟萬事萬物都有關聯。」這正是幾千年來得道高僧與瑜伽修行者所說的道理,也跟達賴喇嘛所說並無不同:在這宇宙當中,我們和其它的人事物都因為某種因緣而連結在一起,因此對他人慈悲,最終獲益的也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