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責任
宇宙自大爆炸以來便不斷擴張,儘管科學家對於宇宙擴張至一定程度後是否會開始收縮,還有不同的看法,但無論如何,這動態本質便是佛家所說的無常。宇宙有起始、過去、現在和未來,有一天會在大火或寒冰中死亡。宇宙間所有的結構體,如星球、星體、星系和星系群處在恒常運動中,他們依著自軸或軌道旋轉、彼此趨近或遠離。它們也有歷史;它們誕生、成熟、然後死亡。一切都不離佛家所說的「成、住、壞、空」。
原子和次原子世界也是如此,一切盡屬無常。一個質子可以變成一個中子,再釋出一個陽電子和一個微中子。物質和反物質彼此抵銷,變成純能量;質能可以互變。由於測不準量子能量的緣故,我們周遭的空間充滿數量多得無法想像的「虛」粒子,倏隱倏顯,生命週期無限短,這不就是佛教的無常觀和空性嗎?佛教的相依觀與空性同義,空性又和無常同義。從最小的原子到整個宇宙,包括星系、星體和人類在內,一切都是變動不居,都是無常。
以佛教諸法相依來說,無一物為本然存在,或以自己為因。一個物體只能由別的物體來界定。所以,一個現象唯有在與別的現象相連的情況下才能出現。實相沒有方所,不能分割,應該視為整體和寰宇咸同。你我都是由星塵所構成,就好像花園中的玫瑰或家中的小狗一樣,我們都共有相同的宇宙史,因此我們也是彼此相依的。單是吸口氣,就把我們跟全世界的人連成一氣──我們每口氣吸進的數十個氧分子,都曾有一段時間待在曾經居住在地球上的五百億人的肺部。地球暖化不會只影響台灣,不影響日本、美國,我們和宇宙任何生物、無生物都相依相生。唯有在你我體悟到人人相依,以及你我的利益與幸福跟別人難分難解,我們才能真正認識到佛家「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智慧。我們應該以慈悲為導師,開發達賴喇嘛所說的「宇宙責任」感。
愛因斯坦曾說:「未來的宗教應該是宇宙宗教。它必須是超越擬人化的上帝,避免教條和神學。」這種宗教其實也是一種宇宙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