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去掉高牆找回感動

發布日期:
作者: 李錫南。
點閱率:803
字型大小:

「牆」能保護自我,但也能隔絕自我;既能擋住有形,更可能因而拒絕人心於無形。
二次世界大戰著名的柏林,曾豎起拒絕東西方和解的高牆,也區隔了民主自由與共產獨裁陷於冷戰達30年之久。
傳統古厝或聚落,很少用圍牆與外隔絕,但早期金門海域不平靖,為了防衛而築起高牆。那是基於保護桑梓的不得已。兩岸陷於戰爭之際,敵我分明,以地雷、鐵絲網佈陣築起有形的牆,間接隔絕了兩岸人民無形的心牆達半世紀。
有些大宅院或住宅,喜歡砌起高牆,鞏固自己的地盤,氣勢顯得高不可高攀,但也阻絕了賓客的親近感;社會菁英站在高牆上,俯視著那些爬不上來的弱勢,歧視而無情;佔1%金字塔頂端的首富,在高牆裡無法體會99%以下貧窮者的失落與絕望;學校對社區築起了高牆,雖然維護了校園安全,卻也阻隔了社區的關愛;政府部門、司法大廈築起了維護官威與嚴肅的高牆,可是再也不親民。因為「心」牆越築越高, 人們從此再也喚不回感動!
壢新醫院與天下文化共同出版《沒有圍牆的醫院:壢新改寫台灣醫療史》一書。雖是敘寫壢新醫院,發揮社區醫療功能,用心貼心照顧病患的故事,但以「沒有圍牆的醫院」作標題,卻是聚焦於去掉高牆,拉近醫病關係,找回感動。這是2015年解構高牆的重要鉅作。
壢新是一所位於桃園市的醫院,強調經營四大主軸:即是「醫療的壢新、品質的壢新、E化的壢新、藝術的壢新」。全國所有的醫院,重視醫療,邁向E化,均不足為奇,只要有錢投資,不是問題,重點是透過堅持醫病品質與藝術性的配置,才是去掉高牆的可貴作法。
最令人稱羨的是該院的藝術性。內容包含在院區內設置「藝術生活館」、「藝文空間」、「音樂沙龍」三個場域。「藝術生活館」陳展文創產品,「藝文空間」展出書畫作品,「音樂沙龍」可以閱聽美好旋律,如此可以讓醫病在此獲得心靈的療癒,這是首次見識到。
試想當我們生病時,奔波往返於醫院,總是「掛號要排隊,候診等太久,看病時間短,領藥回家去」,多少年來大家都習以為常。而一次一又一次經驗的累積,就在醫病之間築起了高牆。
如果所有的醫院都能學習壢新,在院區內外設置貼心的服務專區,除了提供體貼細心的醫護照顧之外,還能在社區之間,醫病之間,增添藝術性、趣味性、學習性與休憩功能,有時還能與醫護人員交換訊息,一定可以留住人心,找到感動。
少數傳統學校還是以高牆,拒人以外;許多新型學校則已經撤掉高牆,換為親近式隔籬,讓親子可以自由出入校園,與學校師長互動良好,學校與社區聲息與共,增進了校園的友善氣氛。
五個鄉鎮公所,都去牆而親民,展開迎來鄉親的體貼。政府部門倘若築起了高牆,民眾很難進入。最近有人在臉書上投書,反映縣府車滿為患,民眾若開車進入洽公,很難找到停靠點。不只如此,縣府本身築起的高牆及動線配置,才是問題所在。倘若公務車之外,所有的私車均移往外部停車場,並且撤除高牆,將府前廣場活化為親民藝術園區,不論辦公或洽公,均能緩步悠遊於舒適的景觀,必可還給縣府美麗容顏,增添縣府親民作風。
所有外在有形的牆,去除與否,端看使用者的觀念。然而最難撤除的是深藏於無形的「心」牆,那是源自於價值觀。人們總是在有意無意間,築起一道一道的高牆:與人相處隔著一層,那是「自衛」,也是「隱私」;夫妻家人之間倘若有了心牆,家庭氣氛必然改變;教育人員如果架起心牆,則校園的組織文化與友善情景橫遭破損;黨派之間架起心牆,再也難以融合;政府人員如果對人民築起心牆,則民心必然向背。
呼籲社會各界,減少築牆,或改善牆垣設計,迎來親近感。我們更要彼此撤除心牆,連結心橋,尋找信賴,喚回感動!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