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傷逝與懷舊

發布日期:
作者: 王先正。
點閱率:1,664
字型大小:

去年至今,聽聞幾位友人過世,有的與病魔對抗多年,終遭毒手;有的短短數月,病發身亡,令人難以置信。
倪再沁教授於今年二月一日往生,2001年他應邀來金門參加「李錫奇創作歷程學術研討會」時,我曾以聽聞他治肝相詢,他回說:「並無此事。」
但他大去之後,我翻閱石瑞仁總編《媒體大哼-倪再沁特展》(2011台北當代藝術館)專輯大書中,輯有〈媒體大哼-倪再沁興亡錄〉編年,各年斷續寫出:倪於1981年研究所畢業,服役時因急性肝炎,在台中陸軍803醫院住院治療,之後多次接受治療。1999年變成惡性腫瘤,往後多年間,再以酒精注射、栓塞、開刀、切除、雷射開刀、電燒、穿刺、切片等方式持續治療,直至2010年因腫瘤位置不適合開刀,入「和氣大愛」修煉(身心靈療癒),除了以西醫治療,倪亦在多家中醫院奔波診治。當年,倪再沁擔任台灣美術館館長,以強者自居,或許是不想被人憐憫,以致拒絕同情。但講課之餘,他仍積極從事論述與創作,可說是生命鬥士。
三月一日那天,我在臺北市當代藝術館,參加倪再沁教授追思會,會場巧遇光仁校友金光裕建築師,談了些往事。他於民國六十四年讀東海建築系,畢業後曾來金門服役,民國七十年左右,與我在僑聲戲院不期然而遇。金光裕自幼愛好文學,自言:十歲讀完文言文的四大奇書,熟讀唐詩三百首,經史百家雜鈔,……。
金光裕讀大二時,得了中國青年寫作協會的小說獎,之後又寫了不少作品,前此我曾購閱他多本著作,小說集《沙堡傳奇》、《恆河的鼻環》、散文集《浪淘盡,卡通英雄》、《金字塔上》,其中《沙堡傳奇》榮獲中山文藝獎。
返金後,金光裕來電共話當年東海,說他去年曾陪友人來金,我說他總編之《建築Dialogue》雜誌84期(回到未來:與漢寶德對話),該期內容我甚喜歡,說漢先生不單是人間築夢者,也重視金門的傳統建築,常沉思著文,其工作團隊,日後也多次來金指導修護古蹟。
我讚賞金光裕與生物系校友顧肇森在小說創作都有傑出表現。近日,他寄來耗時六年所著歷史小說鉅作《七出刀之夢》及《文訊》350期一本。閱書才知,金光裕赴美後取得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學院暨州立大學建築碩士,曾在紐約一家建築師事務所工作,1999返台,與妻石靜慧建築師共創金石建築師事務所。書之作者簡介,寫他於1998年至2005年擔任《建築Dialogue》總編輯七年。
閱《文訊》350期,見金光裕撰寫懷念作家之文〈一臥滄江驚歲晚--想起顧肇森〉,讓我想到,顧肇森與我東海同屆,有數面之緣。大三時我為「東風社」社員,年度「東風」編輯會議召開,決定刊用他所投稿小說〈爸爸的冰攤子〉,我曾在宿舍廊道請教他,並好奇問他嗜讀那些前輩作家作品。
我返金任教後,又購閱了顧肇森的一些作品,如小說集《拆船》、《貓臉的歲月》、《季節的容顏》、散文集《驚艷》等,如今見了金光裕懷念之文,才知顧、金兩人相知相惜,交情深厚。而顧當年在《貓臉的歲月》自序文中,也提到曾獲金光裕、楊澤等人的協助。
顧肇森在1994年初,知金二月要返台,堅持與金光裕見面,金見到的顧肇森,當時因動過手術,已是形銷骨立,之後兩人各忙各的,彼此失聯。文壇傳聞顧肇森早於1994年6月胃癌往生了,但我今年才曉得,尋思:彼此雖少過從,但當年同吹大度風,聽聞顧兄盛年猝逝,心中有些憂傷。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