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閩王祠的故事

發布日期:
作者: 王先正。
點閱率:1,598
字型大小:

閩王祠與總兵署、靈濟古寺、邱良功母節孝坊、吧剎遺址,彼此相去不遠,遊客來金參觀,拜訪了總兵署,也想到閩王祠內一窺堂奧,但因祠堂若非慶典,通常關著,遊客無奈,改看外景,由往吧剎的巷弄,走到閩王祠的廟埕,欣賞正門的彩繪門神與對聯。
友人來金門一遊,未能進入閩王祠,見到拙著〈閩王祠的誌文〉,及臉書所貼祠內碑誌相片,好奇又上網查了些資料,說有不少網站介紹金門閩王祠,有些網站寫著「閩王祠整體建築由王挺之主導興建」,詢我:「此王挺之,你識否?」
我推測「王挺之」殆是有人將王廷植的名字寫錯了,因而以訛傳訛。因為根據祠中秉垣伯之文〈金門開閩王祠創建及重修誌〉所言,金門閩王祠是其父廷恭公倡議興建,其叔廷植公策劃監工。若說是王廷植主導興建,也可算是,王廷植原名王廷基,廷植是他的字(此據《金門王氏族譜》秉壽叔執筆整理〈國宗公裔派譜系〉所寫),民國以來,王廷基曾活躍於金門商場與政壇。讀者若有興趣識他,不妨參閱吳鼎仁於《金門日報.浯江夜話》所寫之文〈金門王──鹽米酒持有證 〉(刊於2009/11/17)、〈金門王山田屋持有證〉(刊於2009/12/18),兩文收錄在吳的《夜雨浯江潮》書中。
吳鼎仁少年時,曾親眼看過王仔基、老基伯(即王廷基),說他「體格偉岸,美髯銀鬚」。我查閱《金門王氏族譜》,附有王廷植相片,的確相貌堂堂,書中〈王廷植宗老先生傳略〉寫他:「出生於光緒五年(1879),歿於民國五十六年,曾隨兄赴同安縣及泉州府應考,並旅遊閩南各地名勝,後僑商日本神戶,以事親至孝,乃返鄉創業,開設協和米鋪及營京貨商,曾榮任金門縣縣商會會長。」由前述吳鼎仁文中所寫推算,民國六年,王廷植二十八歲已在金門縣署任要職(參治),之前,他與其兄廷恭倡議籌建金門王氏總宗祠(即閩王祠),廷恭赴新加坡勸募,廷植在金掌理事務,進行工程,歷時數載,終於落成。
〈王廷植宗老先生傳略〉中又說:「吾金門王氏宗親會,成立於民國五十一年,當年適逢金門軍政首長,均係王姓,堪稱一時之盛,公推王多年中將任名譽理事長,先生之當選為理事長,眾望所歸,至為殊榮。」據說當年盛況是司令官王多年中將,副司令官兼政委會祕書長王和璞中將,縣長王玉白上校。
友人提到:八十八年水彰任理事長,建成整理撰寫的〈金門王氏宗親整修開閩王祖祠暨整建護龍各村里捐款人芳名及金額徵信錄〉:文中寫道:「是祠之造也,北門廷恭、廷植賢昆仲籌建於民初,山后國珍、敬祥賢喬梓聚首資,東沙、榜林、后盤族親致其力,東門朝家公捐一隅地,益順公營建之,肯堂肯構,殿宇璨焉。彰其功之著者,乃約年年祭祖一優山后一桌之資,再尊東一桌予東沙族親,並免朝家公三代進主之費。」說由誌文所寫,可知宗親主事者之篤念舊情,特記於此,垂示後人。
山后族親出巨資助建閩王祠有大功,秉垣伯在世時,撰文或言談間,多次提起。朝家公捐地及東沙族親出力多,做小工沒拿工錢,既有人證,應該屬實。而益順公營建之,似乎也沒問題,因為他是一代大木作宗師,據李乾朗〈王益順匠師在台灣之廟宇建築之研究〉(此文刊在李著《台灣傳統建築匠藝》書中),文中寫說王益順「長子王廷元定居金門,設計金門陳氏、王氏祠堂及中蘭金剛廟等」。又說1924年至1930年,王益順在台主持建築了艋舺龍山寺、南鯤鯓代天府、台北孔廟、新竹城隍廟等四座大廟。
這讓我想到,當年閩王祠能由名聞遐邇的大師王益順、王廷元(《金門王氏族譜》寫其名為王廷源)父子來主持營造,是所有王氏族人的光彩。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