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反璞歸真

發布日期:
作者: 寒玉。
點閱率:709
字型大小:

午時,艷陽高照,頭昏眼花想睡覺,忽然聽到門外竹竿敲響屋簷,探頭一看,原來是公公手持竹竿正在驅趕停在電線上頭的家燕,以免鳥屎落在紅地磚,造成污染。然而,儘管電線懸在半空中,亦隨著微風不停地晃動,但任憑公公怎麼趕也趕不走,只見老人家氣急敗壞地怪燕子狡猾不合作。
不一會兒,他竟拿著竹竿欲上四樓,認為居高臨下才能佔優勢。可是烈日高掛天際,室外氣溫高達三十幾度,他又患有心臟方面的宿疾,倘若因此而造成身體的不適,後果不堪設想,於是我急忙喊住他,要他趕快到房間,打開冷氣好好睡午覺,一旦燕子肚子餓了,牠自然就會飛走去覓食。
大凡有照護老人經驗的人都曉得,老人家就猶如小孩一般,連哄帶騙不可少,此刻想吃糖,糖來了又不屑一顧想吃橄欖;甚且還喜歡從外頭帶回一些小道消息,除了聽人說、聽人講,還聽從別人下指導棋,有時簡直被搞得烏煙瘴氣、雞犬不寧,倘若心臟不夠強,一定不知怎麼辦?
往往,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家,對過去的事情記得清清楚楚,對目前的事情則東忘西忘、甚而不復記憶;公公常提的陳年往事,那便是十六歲失怙,原本和村人約好下南洋謀生,卻因要照顧母親與弟弟,眼看他人在外賺白銀,自己則在家鄉苦拚,上山下海忙不停,為的是養家糊口,而後遇日軍,又逢國軍從大陸撤退。當家中的古厝被部隊佔用,他和其他受訪的榮民一樣,總有滿肚子的苦水要細說從頭,怨國軍鴨霸、恨政府不公。
早期最夯的榮民就養,則沒有他的份,因公婆均讓從醫的大伯撫養報稅,醫生又屬於高收入的一族,平均值自然無法過關,只得看他人每月領取萬餘元,享受政府的照顧,而自己卻只能領到區區三千元的老人年金。
身為農家子弟,他沒有忘記本分,在自家田地耕作,也借他人土地耕耘。但因祖父走得早,祖母將自家一塊良田借予他人耕種,後來不知何故卻登記在他人名下,雖然對方已過世多年,如今卻尚未歸還。鄰近村莊的另一塊地,則贈與胞弟,其手足之情深可見一斑。至於目前的住宅,以地易地來建蓋,隔鄰堂姐為此事多次辱罵公婆與叔嬸佔地蓋樓房,害他們住破厝,就連我這接班者也遭受池魚之殃。地界有土地權狀、建業則各憑本事,上一代你情我願的換地行為,這一代應各自認清本分。
祖母原嫁他鄉,當呂姓前夫走後,再嫁瓊林,育子三人,長子過繼他人,公公排行老二,但沒有因此而看輕母親,反而晨昏定省,善盡孝道,深受鄰里稱讚,對自己的子女也發揮嚴父的角色,培養長子學醫、女兒淡江外語系、小兒從軍報國去,一生劬勞的公公並榮獲模範父親的殊榮,接受全國表揚。當祖母走後,仍然延續著之前的祭拜模式,但令人訝異的是,竟然將其前夫的神主牌位供奉在祖廳,與蔡家祖先平起平坐,每年除年節祭拜,尚有春秋二祭。如以傳統的習俗來審視,祖母的呂姓前夫雖然後輩必須尊重,但豈可由蔡家子孫來奉祀?的確讓人匪夷所思。
清明前夕,公公臥床多日,怨嘆昔日助人無數、今日卻無人來探視,但人心的現實不就是如此?向來最怕年節的老人,終於撐過了清明這一關,接著又是下一個節氣的來臨。身體還算硬朗的他,近來常說些不吉利的話,不斷地敘述他的過去,並且交代了許多身後事,他的一百萬存款至今尚在大娘姑處,一旦他百年後,要我這當家的記得去取回。身為媳婦的我,除了安慰他外,也誠摯地告訴他別想太多,這筆吃「鹹糜」的錢,往後勢必專款專用,諒必無人敢私吞。
七月烈日當空,炙熱的陽光容易來曬傷,公公吃飽後,不是睡覺就是出去與人閒聊,每每要他戴帽子出門擋太陽,可愛的老人家總是說:「荏少年,這種日頭算什麼,想起彼當時,我、我、我,日頭炎炎,上山擱落海,毋驚日曝、毋驚風雨………。」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