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陽明山仍在白頭翁嘸差

發布日期:
作者: 邱英美。
點閱率:636
字型大小:

遷台後第一位自故鄉金門來的訪客是好友王金鍊。或許憶及學生時代山居歲月的年少輕狂,他一時詩興大發,隨手寫下「薄暮日照淺水灣,六十初度情何堪,憶昔登頂凌雲志,不見當年陽明山」七絕;又或許是感傷離別,這位金門的文藝導師,不久又捎來一首五絕:「人生似秋鴻,往來各西東,他日再相見,恐成白頭翁」,道盡韶光飛逝、青春不再的感傷。
對於自晚中年即將步入初老年的我們來說,感傷是必然,人生易死,歲月不居,但我願將此感傷解釋為詩意的濫觴。一起變老的好友們,攜手泅泳於更寬廣深邃的人生海洋,一起欣賞藍色的海星、紅色的珊瑚以及悠游身旁無數色彩繽紛的魚兒。
我有一位朋友,曾在台灣知名廣告公司擔任高級主管,退休後定居溫哥華,平日廣收資訊,所有活動無不熱烈參與。問她這些每年例行性節目不會看膩嗎?她總笑笑說:「怎會?心情不同,看到的人事物也不一樣呀!」她為自己訂下目標,盡可能嘗試過去不曾或不敢做的事,譬若文科背景去學木工,向老外討教如何使用香料,每年去不同的地方旅行……等。與她交談總能感受其生活之豐富多彩,即便家居日常她也要創造一些驚喜,然後拍照賴給台灣的老公分享。她的名言是儘管景物依舊、人事如常,懂得欣賞,便能自得其樂。
欣賞,需要一雙好奇寶寶的眼睛,能把「看盡千帆,再無新鮮事」的人生閱歷歸零,不讓「走過的橋」、「吃過的鹽」成為探索世界的絆腳石。誠然天地有其存在的秩序,但同時也存在著諸多偶然,偶然即產生變化,懂得欣賞變化,便能讓心情保鮮期無限延長。就像我們看花草樹木、日月星辰,豈止四時不同,其實分秒都在變化。好景不厭百回去,好書自也不厭百回讀,退休後有的是時間,不妨老書新讀,細細體會,感受必與年少時大為不同。李澤厚說「讀紅樓夢時,從任何一章都可以切入,越看越有味,這趣味,讓你體會人生的細微和豐富,又熟悉又新鮮。」這份熟悉又新鮮的感覺生生不息,便是生命的泉源。
欣賞,更需有一顆容物納人的胸懷,看人間盡是有情,小花小草亦具足人生況味。此對於長期位居社會中心位置的人尤其不易,將軍卸了甲仍卸不下使命,一副捨我其誰的態勢。然而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代交替乃必然之趨勢,有識者應明白提攜後進、戮力傳承的道理,自中心往邊緣移動,方能避免衝突與失落。所謂虛空始能容物,學會放空,胸中自成丘壑,溶於大化,諦觀有情,此時舉目所見,無一不美,無一不好,將是怎樣暢快的人生!
如果史詩時代意味著英雄與激情,我寧可選擇黑格爾的散文時代,平平淡淡過日子。平淡看似容易,如何在平淡中活出滋味卻需要極高的智慧。姐姐在我們退休遷台之際送來一份禮物-社大一期課程,為我們的退休生活開啟了美好的第一章。未來的人生道路有二事等待我們:一老一夢,因為有夢,所以老不可懼。文學、藝術、宗教皆如釀酒,越陳越香,只要開創更多元的精神層面,自能找到更豐富的生命意義。
我的詩情不如王金鍊,只能回贈老友一首打油詩:他日再相見,歡喜話桑麻,陽明山仍在,白頭翁嘸差(閩南語)。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