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空間

發布日期:
作者: 邱英美。
點閱率:657
字型大小:

加拿大友人至台灣觀光,對台灣的美食美景好人情都讚不絕口,唯獨對「空間意識不足」這點他始終無法理解。「我在排隊買電影票,後面的人緊貼著我,近到幾乎可以聽到他的呼吸、聞到他的氣味。公共場所的座椅更誇張,明明三人座的硬給擠成了四人座。」
在國外這是一件很不禮貌的行為。或許我們會酸一下:「加拿大就是『只是大(台語發音)』嘛,人少自然空間便大了。」想起每回去大陸旅遊,走到哪兒都是萬頭攢動、人滿為患,彼此摩肩擦踵,十分壓迫與無奈,想來果真受累於十三億人口之故?
兒子讀書時我為他準備便當,為了彰顯中華廚藝,魯肉飯、香煎魚、腸旺、臭豆腐……,無不竭盡所能宣揚國威,沒想過不久兒子即委婉告知:「不要做味道那麼重的菜了,會影響到其他同學。」原來「異味」讓別人聞到是極失禮之事,外出大嚼青椒洋蔥大蒜,食者痛快,聞者不敢恭維。老外習慣用香水把自己弄得香噴噴,非關浪漫,乃是尊重自己、尊重他人之舉。
適當的距離是文明的表徵,也就是所謂隱私權的維護。朋友家三代同堂,一個家便有三個廚房,姥姥、婆婆、媳婦各自開伙,各煮所好,偶爾彼此邀請來自家廚房做客,共餐則必須事先預約,全家一派和樂,完全沒有「一個廚房容不下兩個女人」的困擾。記得有回我臨時造訪,朋友正在媳婦處用餐,朋友邀我一旁坐下,卻見她五歲的孫子兩眼不斷盯著我瞧,好像我是外太空來的一樣。終於小朋友忍不住了,問媽媽:「您昨天沒跟我說今天有客人呀?」朋友才趕緊向他解釋,我這位不速之客是老朋友,是長輩,並講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道理給他聽。這才發現五歲孩童對於家中訪客,也有前一天被告知的權利。另一友人兩代同堂,分住獨立屋上下層,雖然門未上鎖,互通無礙,然而有事必敲門,或以電話連繫,絕不會出現隨意進出或扯著喉嚨上下喊話的景象。
第一次兒子向我要求空間是他剛上大學的時候。拿了一張學校問卷,他跑來問我:「這裡有一個選擇題,要我勾選成績單同不同意給爸媽看?」我自是「建議」他當然要給我看呀!好在那時兒子才來加一年多,對我的依存度仍高,自我意識猶待培養,就這樣糊裡糊塗讓我得以「監看」孩子學習,不致一切矇在鼓裡。後來我才發現大多數父母都不知孩子的在校成績─因為所有孩子在這個問題上都選擇了「不同意把成績單給父母看」。
隱私觀念在中國社會向來缺乏,無論親疏遠近,年齡、職業、薪水都可以問,舉凡個人的過去、現在、未來也事事關心,「您在哪兒高就?」、「薪水多少?」、「兒子有女朋友嗎?」、「退休了吧?你過去做什麼的?」、「您這房子真漂亮,多少錢買的?」像這樣的「關心」,屢屢出現在華人的社交場合之中。以金門為例,初識時對方總會殷情相問:「來多久了?住哪兒?」信不信第二個問題肯定是:「房子是買的嗎?」在白人世界,這些可都是禁忌。
不惟私人空間,華人對於公共空間的認知也較為不足,公領域與私領域的界線十分模糊。小至住家門口堆滿鞋櫃雜物,大至違建案例層出不窮,公地私用,一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態勢。余秋雨提及中國文化三弱,其一即是疏於公共空間,不虧為識者之言。
東西文化有其差異性,矯枉過正或將失之偏頗,不過人與人之間的確需要保留一點空間,以禮相待、相互尊重;而懂得尊重公共空間,則更是公德心的表現了。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