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休二日
十一月,各種活動開始多了,光是「周休」二日,我就參與了四項活動,各有其意義。
星期六上午九時未到,來到文化局,已然熱鬧滾滾,有師生、有家長、有志工,還有陸續到場的來賓,是上岐、賢庵、垵湖合辦的「玩泥捏陶藝起來」,除了靜態的展出之外,還有現場的動態表演-鑼鼓隊、舞蹈、書畫、烏克麗麗,現場人氣十足,當然藝文氣息也濃厚。
換個方向,十時整,是「金廈翰墨書畫展」,這裡有兩岸三地書畫家的作品展出,金廈一衣帶水,希望透過「善緣」的營造,以書畫交流為媒介,讓同好都有彼此學習的空間,這也是我值勤以來第一次遇到「剪綵」的畫面。
晚上有一場特別的音樂會-「合悅」感恩胡璉音樂會,由金門縣立合唱團和國立台北實驗合唱團同台演出,為紀念胡璉將軍108歲冥誕,財團法人金門酒廠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舉辦的,胡璉將軍長孫-胡之光教授的長子也到現場參與。首先是本土合唱團演唱的蕃薯情、料羅灣等曲目,然後是實驗合唱團演出兒童歌劇「魔笛」,此劇是莫札特最後的歌劇作品,故事內容及旋律充滿幻想、神秘、有趣,當然也與現場觀眾互動良好。
現代恩主公-胡璉將軍與金門的緣分深厚,對金門的貢獻良多,他最後也在金門「長眠」,胡璉將軍曾對兒女們說:我離開家時,你們的祖母送我到村口,哭著對我說:「兒呀!出去做什麼都好,就是不要當兵啊!」但我卻偏偏當了兵,還當了一輩子兵。有些事情像是冥冥中自有安排似的!
星期日下午,一年一度的「好書交換日」活動,不少人找到了「好書」,也讓舊書有了新家,事實上,每一本書都曾經是「新書」,對主人而言是極有意義的,但隨著時間一天天的過去,它也許開始被「束之高閣」,但如果找出來、擺出來,或許有人需要它,就像是市面上偶爾會看到的「跳蚤市場」,提供大家一個平台,一個可以交換「尚有價值」物品的機會。
有些人事前有所準備,來到現場開始挑選,有的人空空的袋子開始一本一本的入袋;有的人相中的書放在階梯上,接著是越來越高;有的人則是提著為數頗多的書來要交換,大人帶著小孩來的,先生、太太一起來的,還有在時間結束前一小時來的,因為一個人可以挑五本書。
我站累了,坐在階梯上看書,,突然一人拿給我四張共計「二十四」本書的交換券,有人需要,我就開始送人,沒想到很快的就找到人,心情很好,看大家在那兒來來回回的找書,有「新貨到」,也不用多久時間就被新主人抱走,有捨有得,無形中為這些書創造了另一個「善的循環」。
周休二日,可以過的是截然不同的生活,有別於工作時的心情,真的是生活的調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