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從「與民興利」的角度思考兩岸問題

發布日期:
作者: 施志勝。
點閱率:1,057
字型大小:

民進黨全面執政一年多來,施政違逆廣大民意,年金改革蠻橫霸道,據數家民調顯示,對蔡英文總統不滿意度已超過六成,有的更達八成;尤其在兩岸問題上,就職初期宣示「兩岸維持現狀」,近七成民眾對她的兩岸論述寄以厚望,如今卻有近六成半民眾對其兩岸政策不滿,落差至為明顯。她當前的處境可以用「四面楚歌」來形容;同志各立山頭、內政怨聲載道、經濟毫無起色、外交頻頻失分、兩岸陷入僵局。
從這一年多來兩岸關係發展觀察,蔡英文總統的兩岸政策思維,係藉「中華民國憲法」做擋箭牌,圖以「九二事實」取代「九二共識」來「維持現狀」,不理會中共那份「未完成的答卷」,以拖待變。實則是,自忖全面執政之機不可失,以「台獨建國」為終極目標,繼續在文化、教育層面「去中國化」;日前媒體報導,12年國教歷史課綱草案中,將本國史的「中國史」併入「東亞史」,新課綱的調整,代表民進黨政府全面啟動「文化台獨」史觀,意圖和中國歷史文化徹底切割,這對當前不穩定的兩岸關係,無異雪上加霜,恐怕會產生更多負面影響,為台灣人民帶來災難。
金門雖為海濱小島,然於兩岸關係始終扮演積極角色,由過往之戰地而今已然成為連結兩岸的和平渠道。1990年的「金門協議」,開啟兩岸和平交流的歷史契機;2001年試辦「金廈小三通」,雙方往來邁向新境,更為兩岸全面三通奠定基礎。「金廈小三通」試辦之初,筆者曾預言,金門未來的發展,「擱置政治爭議,共謀民生樂利。」經過這十六年的交流往來,見證了彼此建立合作互惠的深厚情誼;例如:2015年,兩岸事務首長第三次會議假金門舉行,促成金門自大陸引水協議並付諸實施,可望於今年水到渠成,金泉廈共飲一江水,堪稱「兩岸一家親」的充分體現。
兩岸官方關係目前雖然進入急凍狀態,但大陸方面對兩岸民間交流的活動卻益為重視。
處在兩岸關係冷和中的金門,談統獨,太複雜也太沉重;對金門民眾而言,不論兩岸關係如何發展,金門要有自己的兩岸觀,從「與民興利」的角度看待兩岸問題。尤其,金門與廈門自古以「五緣」相親,素有兄弟島之美稱。允宜跳脫統獨爭議之外,體認「九二共識」的「一中精神」,善用兩岸區位優勢,持續推進各領域交流合作,促進雙方社會共榮發展。
日前,以「擴大民間交流、深化融合發展」為主題的第九屆海峽論壇於廈門市舉行。本縣副縣長吳成典、縣議會議長洪麗萍帶領府會交流團參加,在論壇中提出「金門和平經貿特區」願景,期以開展兩岸人民多層次的交流,深化彼此的互信,推動兩岸經濟合作,再次凝聚共同發展的動力,致力於構建「兩岸命運共同體」,共創兩岸和平發展的歷史契機。
兩岸關係的好與壞,懸於一念之間。殷盼蔡總統擺脫意識形態的束縛,從「與民興利」的角度思考兩岸問題,建構兩岸關係定位與和平發展。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