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旅台北二三事
春末初夏,氣候悶著;往年這時候春雨綿綿,隨著天候變遷,近年已然不再四季分明,平常愛獨自行走那段200公尺的小路都蓊蓊鬱鬱,今年雨水不足沿途花兒稀稀落落,花開花落像人生起伏,許多曾經小事,一幕一幕從眼前掠過。
那年初到台北,到某個公家單位上班,介紹自己來自金門,五、六位女子表情帶著些許疑惑,非常奇特的把我從頭到腳瞧了一遍,難不成我是外島來的怪物?聽她們講著外省腔調的國語,再看看自己當然是土,可她們不知我心裡想的是什麼?
我想工作上要超越她們。因為有個美麗的夢在等我。
到過金門的軍官會告訴我,他駐守過那個村莊,或興奮熱情或淡然帶過,對金門來的女生有幾分故人情懷;女同事們看我的眼神隱約透露「土包子」,幾個都是外省女子,她們有天生的優越感。幸好我是自信十足來自烽火的女孩,心裡總嘲笑她們是一群淺薄的人,也因為天生金門人的驕傲,終於每個環節都讓我勝出。
林林總總的事,我會被打敗的該是食事,她們來自不同省份,談起食物我成了真正「土包子」。那時上的班可真鬆散,到了下午聚集討論做菜,有的談「東坡肉」要如何燒,有的談昨晚做了「珍珠丸子」,「糖醋排骨」如何做,有的做饃饃,有的做冰糖肘子……南甜北鹹東酸西辣,各門各路,對於吃地瓜長大的我,所有家鄉的菜是沒有名字的。
有一位老士官長,到了下午會炒一盤「五花肉炒酸菜」據說是廣東人炒法,可真好吃。每日下午三點左右就是這一味,幾個年輕女子七嘴八舌,末了還到後山走一趟消化消化。
女孩們愛談「愛群商場」、「萬年大樓」「永琦百貨」,而我只能談菜市場。或到台大工學院看我弟弟,三哥會從外雙溪來看我們。
這樣的日子晃悠了二年。
安逸的好日子不會有好未來,我遠赴異鄉異地只為過這樣過日子?房子是分租同事的一間房,偌大台北總要為自己爭個棲身所在。
有危機意識的人才有未來,開始自我進修。
心裡告訴自己要做好小螺絲釘。從時間隙縫裡晉升好幾階,自忖長官對外島來的女孩是有所照顧,自個認知努力也相當重要。
為了圓夢,放棄穩定的月薪,我帶著金門人的精神,揮揮衣袖遞出辭呈,要去做人人都不敢做的業務,準備穿梭在台北街頭。
仔細盤算業務要怎麼做,人家是自個兒行銷,我選擇一群人打團體仗,把它做成事業。
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辭掉公職開始忙忙碌碌的職場生涯,從一位小業務員升到總監,轄下180人,這是個人事業的顛峰,心中的夢逐一實現,開始懷念我年少時的寫作生涯。
年輕時為了生活放下手中的筆,人生走到髮霜齒搖,決定為了寫作放下工作,因而提前三年退休。
近期開始過著悠哉的日子,每週上二堂重量訓練的課,保持體力好到處看山看海。
也曾認真告訴弟弟楊永斌想再去大陸讀個學位,可他說:不用啦,很多大文豪都沒有學歷,認真寫好每篇文章最重要,眼裡不要有利,要純淨,學位只是虛名。
雖然滄海桑田,王鼎鈞老師曾說:把文學的姿勢站好。而我是重新站好。
回首來時路,那群曾經共事的女孩散佈海內外,不知是否偶爾會想起昔日來自戰地的女孩,大夥今日安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