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戰地童年鬧元宵

發布日期:
作者: 林金榮。
點閱率:895
字型大小:

那是處於戰地政務實驗時期、燈火管制的60年代,有不一樣的熱鬧元宵節情趣。
童年的記憶,后浦南門的豬舍、馬廄、菜地前有一片空地,一年一度會有元宵節燒塔習俗。
元宵節的前幾天,年紀稍大的孩子王,會悄悄地張羅左鄰右舍孩童,積極到附近收集來一些磚頭、瓦塊,並從四處撿拾柴草堆積一旁。到了元宵節傍晚,人群開始往空地上集結,圍繞觀看,由有經驗主事者,開始動手建塔。首先挖好地基打好灶頭,然後再以磚頭舖底,由大後小往上堆砌,瓦片塞入縫隙,最終累積堆成一座一公尺餘的磚瓦尖塔。過程中的高潮是點燃火苗燒塔時,隨著冰冷風勢的鼓吹,天乾物燥,火焰越燒越旺,不時聽到「霹!霹!啪!啪!」的聲響,瞬間周遭的溫度驟升,暖流助長大夥兒亢奮心情,贏得讚嘆聲與驚叫聲不絕於耳。黑夜中流竄的火焰特別燦爛美麗,眼看著塔型磚瓦逐漸由紅豔而燒炙成烏黑,柴火燒盡,在眾人的歡呼聲中塔倒煙熄,同時許下新年的新希望與夢想。
那是一個幾乎沒有太多零用錢可以買花燈的年代,街道商家會應景在店門口吊掛一些關刀燈、船燈、飛機燈、坦克燈、火箭燈、宮燈、兔燈、魚燈等各種造型花燈上市,通常是用竹骨、鐵絲線、透明玻璃色紙等材料手工製成。最經濟實惠的大眾花燈,首推便宜的折疊花燈,撐開成螺旋直筒狀,收縮時成薄餅狀,俗稱「七餅燈」,一小盞就能滿足一個小孩子元宵節提燈的心願。折疊花燈的缺點是不禁風大,刮風時裡面的蠟燭容易倒掉,很快地引起自燃,通常買給年幼者或女孩子玩耍。
不花錢當然少不了自製的花燈,傳統代表性的是番薯燈。家庭過冬時向來都不缺番薯,專門挑個頭大的,只要挖開內部成空膛,方便擱置蠟燭,周遭留有通氣孔排煙,番薯皮肉容易雕刻,皆能塑造出不同花燈和雕刻圖案。
符合戰地時代色彩,就是撿拾軍用罐頭空罐子;平日不僅拿來當踩高蹺玩具用途,元宵節也是製作花燈的上好材料。通常會拿菜刀開蓋,隨後以鋼釘鑿孔,或敲洞打出圖案,加上貫穿的鐵絲線,綁成蠟燭座及提線,「銅篝仔燈」可以說是大功告成。點亮蠟燭時,釘孔滲出大小光芒,既不畏風吹雨淋,又不怕嬉鬧時被燒掉,顯示霸氣十足的獨特性。
男孩子最愛玩的還是舉火把,平日盡量收集蠟燭塊,連一點點的「蠟燭淚」都要刮下來;憑著「積沙成塔,集腋成裘」精神,在元宵節全部派上用場。由竹筒、棉花、蠟燭塊、煤油做成的火把,燃起熊熊火焰勝過任何燈具,因為有其危險性,經常是稍大孩子的遊戲。
傳統元宵節的提燈玩火習俗,都賦予自娛娛人的吉祥寓意,祝福大家元宵節平安快樂!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