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廟前的戲棚下

發布日期:
作者: 張姿慧。
點閱率:1,549
字型大小:

那間面向大海的廟宇離我住的小村僅有一小段路程。它隱身於路邊的斜坡下,廟前的中央佇立一尊高大的紅面將軍爺,旁邊則是一座老舊的空營區,除了潮來潮往的浪濤聲,這裡經常是人煙罕至,安靜無息。但每年的農曆初九便不同了,靠近節日前,廟宇總會從各地湧入一波又一波的香客,香火繚繞不散,直到廟會啟動後的十來天。
大年初九,來自廟宇附近的六個村落會各自集結村裡的壯丁,再抬著神轎到廟前這片廣場上匯集。沿路可見揮刀舞劍的乩童和拿著旗幟打著樂器的青壯年,鑼鼓聲隨著行走的步伐忽遠忽近,鞭炮一陣又一陣霹靂啪啦地響,像肩負什麼神聖使命的迎神隊伍一路搖搖晃晃來到了目的地。六個村落的人馬圍聚在自村的神轎旁,待時辰一到,各村的陣頭便按著順序接出了一條長長的人龍,「六甲西宮」遶境儀式也就這麼浩浩蕩蕩展開了。
童年的我,除了過年,最期待就是這一天了。每到了初九,母親總會把我們幾個孩子打扮得十分體面。記得有一回,我穿的是一件綁著兩個小毛球的紅色長披風(母親喚它美國裙),弟弟則穿一套藍色的警察製服,那肩上還鑲著四顆星星的徽幟,有些大人見到他,總會笑著跟他敬禮問聲長官好,弟弟一聽便神氣起來。我們在廟裡廟外恣意穿梭,那時香客眾多,廣場上人來人往,不少小販也會來此做生意,有賣甘蔗的,也有賣棉花糖和烤香腸的,廟內的鑼鼓聲遲遲不歇,交織出一片歡天喜地的氣氛。
營區前還會搭起藍白相間的帆布戲台,冬日午後的陽光映在帆布上,使人覺得異常的溫暖,偶爾一陣風吹來,把帆布吹得嘎嘎作響,也還是覺得溫暖。大人們安分地等著歌仔戲上演,一群孩子則在戲棚下鑽進鑽出,最後我總是停睇好奇的目光。兒時的我很喜歡從帆布縫隙窺看這些戲班子,亮閃閃的配飾堆了滿桌,五顏六色的戲服高掛在竹架上,還有箱子裡不知裝了什麼的神奇寶物,紮起髮束的女子穿著紅長褲白上衣,腳上還踏著一雙長筒的黑布鞋,有的對著鏡子畫上又黑又濃的長眉毛,有的把白臉畫成一片通紅,有的掛起長長的大鬍子……。
她們當中只要誰唱了一句台詞,我就特別亢奮。粉墨登場前的準備,讓我看得如癡如醉,直到有人把我趕走。戲總算開演了,雖然聽不懂,但我仍舊乖乖坐在板凳上把戲看完,幸好總有個甘草人物會穿插出現,把我逗得哈哈大笑。後來從大人口中得知這班歌仔戲團就叫「烈嶼戲啊」,便一直記在心裡。
去年秋天,我帶三歲的小侄子到廟前玩,忽見那座精緻古典的中式戲台,想必花了不少錢蓋的?卻聽說從不曾使用過,如今看來既嘲諷又荒涼。我便帶著小侄子上台,唆使他先躲在後台,待我喊「歡迎天王小巨星出場」,他便要從後台出來,然後站在戲台中央唱歌跳舞,我一次一次地喊,小侄子一遍一遍的出場,玩得欲罷不能。
從前物資缺乏,簡陋的戲台卻牢牢延續著傳統技藝,而今舞台建造的如此精美,卻不見演出者。時至今日,我仍無法忘懷在戲棚下偷窺的情景及那群帶給我童年綺麗色彩的戲班子。前些年我曾透過網路查詢烈嶼歌仔戲團的蹤跡,但一無所獲。在傳統戲曲日漸消逝的年代,我特別想念這段往事,而今唱戲的人都到哪裡去了?她們都好嗎?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