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忠孝傳承 立本守仁

發布日期:
作者: 陳為學。
點閱率:1,933
字型大小:

我金門下坑陳六郎族裔昭穆(字行),自廿三世後,經統一為「公侯可期,詩書為上;用是振拔,千載垂芳」等十六字詩句;然晚近我族眾瓜瓞綿延、繁衍甚速,原有之字行,估不出百年,將不敷使用,故族人每有續衍之倡議,如族老永祿、詩泉、水通、添丁、連興、調和、詩日、書佬、安明、文信等宗長催督頻繁,尤以西浦派文信叔公勗勉尤深,個人懍於茲事體大,何敢怠惰,故雖明知自身才疏學淺、恐力有未逮,仍斗膽奮力撰擬續衍字句,都十有六字,並合而成詞,敬祈我族宗長、賢達有以教我,以匡不逮!
個人等倡議,我族自38世「芳」字輩後,擬步武前清宗賢陳起鳳先生遺緒,再行增衍16字詞句,其詞曰:
「晉江傳緒,夏興開基;忠賢明範,誠正修齊。」
此倡議並於民國九十二年三月一日,由個人撰文推介,原文題為:《金門下坑陳六郎族裔新昭穆(字行)增衍芻議》,文成之後,廣發傳送我散居海內外之族親,雖獲正面評價與普遍肯定,但感於原先之十六字行,沿用已近三百載,當時先賢殷望與期許子孫之時空背景,已有不符時代形勢與潮流者,為求兼聽與慎重起見,乃忍痛割愛,個人無才,但一向從善如流,如有益於宗族團結之舉措者,自不能師心自是、固執己見、一成不變。
為求周諮博採,乃先後召開宗族會議於福建同安西埔、德化高陽、廈門東嶺,益以上(二)月廿二日聚會於金門下坑祖庭,凡四次匯集眾智,期能腦力激盪,迸發最佳之智慧火花,而我族菁英,殫精竭智,思慮周全,有提延續原廿四字者,有倡十六字者,有議十二字者,有精簡為八字者,幾經推敲斟酌,終達共識,其結論為:「因慮及原有字行,仍有『千載垂芳』等字未用,如採先續八字之議,似較妥適。」
旋經我宗親會理事長永祿叔祖暨總幹事水福叔公,穿梭各分支宗親廣徵意見,異中求同,尋求共識,經投票結果,「忠孝傳承,立本守仁」八字,以三十六票高票壓倒性勝出,實乃眾望所歸,現場立即響起如雷掌聲,爾後,我族字行,從三十九世起至四十六世止,將統一沿用此易記易誦,筆畫精簡,最能呼應及詮釋原字行精義之新昭穆。
考我族自宋末由福建晉江入浯開墾,時光荏苒,忽焉已薄八百載,從開基始祖陳六郎以降,子孫繁衍已有三十四代,今者,我分居福建德化,廈門同安西埔、東嶺、赤坪、詹厝,龍海島美,彰化埔鹽(因濃霧,航班取消)及金門在地下坑、山外、東洲、高坑、吳坑、新前墩等宗親代表,所達成之增衍字行之共識,諒必為舉族所共遵、共守、共行。
個人學淺,特將續衍字行,與原宗賢陳起鳳之「公侯可期,詩書為上;用是振拔,千載垂芳」等十六字參照,驚覺實是原詞句之最佳詮釋與光大發皇;尤有甚者,如以鄙人六年前所草擬之「晉江傳緒,夏興開基;忠賢明範,誠正修齊」對照,亦有異曲同工、殊途同歸之妙。要之,忠孝傳承,實乃各族姓立身處世之根本,而立本守仁,乃吾人「無念爾祖,聿修厥德」之具體表徵。
喜我陳六郎族裔昭穆順利得續,我舉族賢達集智獻策,捐棄成見,一心為族,尤喜個人芻議,已發揮拋磚引玉效果,成功不必在我,竊以為宗族之大成功,恆大於個人之小成!
故樂於略敘因緣如上,以就正於大雅方家!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