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 福
幸福是什麼?當你能理所當然的回答時,或許已經離幸福不遠。
遠方的朋友傳來這樣的訊息,源於他看了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獲得最佳影片獎的《幸福綠皮書》(Green Book)。影片以60年代美國黑人民權運動為背景,由阿里影業參與投資,馬雲更宣稱自己已經看了三遍,帶給自己很多思考。和朋友一番長聊後,逼得我甘冒「破哏」之險,也要去搜些訊息來滿足一下好奇心。
《幸福綠皮書》講的是真人真事,一位氣質優雅的黑人音樂家應邀到美國南部巡演,他僱用了在夜店當保鏢的白人老粗當司機,兩人的膚色與階級形成反差,在合作的過程中迸出一連串火花。60年代的美國南方,黑人音樂家在舞台上儘管備受歡迎,下了舞台卻是另一種際遇。他可以在餐廳表演,卻不能在那裡用餐或上廁所,甚至只能住進專給黑人住的「綠皮書旅館」,但他僱用的白人司機卻可以在台下享受到他得不到的待遇。黑人音樂家儘管有更多、更好的專業及技能,也只能藉由白人司機的協助達成夢想。影片傳達的種族階級對立的荒謬歷史,是一部宣揚平權運動者的影片,但其傳達的政治與現實更透出許多弦外之音。
首先,幸福都是自己爭取來的。不論是黑人、白人,不管基於何種政治立場及生活態度,幸福人生從來就不是唾手可得的;這其間又涉及一個千古命題:「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放棄注定失敗。」當然,這樣的論點還是會有許多反證案例,在此我們不做辯駁,因為凡事會發生即為事實,人生沒有「絕對」,能最大限度的貼近「相對」,足矣。在60年代及之前,黑白種族對立看似理所當然,但實務上黑白種族仍要經由協力才能完成許多事;這就像我們會遇到的人林林總總,有親疏、好惡,有家恨、有國仇,但事實上我們很難分辨究竟是親或仇將我們推向幸福,抑或遠離舒適圈,於是會有「最困難的時候,也就是離成功不遠的時候」,以及「苦難是成功墊腳石」等等的說法。更有人說,「物極必反」,凡事走到極端,總不會有好下場;有道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生活中,總有人習慣凡事算計,為了名利不擇手段,甚至丟了底線,最後落得滿盤皆輸者,亦所在多有。
其次,不要相信所謂的「普世價值」。有好長一段時間,「普世價值」儼然是一門顯學,不論是學生要上街頭、年金要變革、同志要平權、台灣要對抗大陸,都會把它搬出來亮亮眼,好像是一旦和它沾上了邊,便無反對或駁斥的理由,一切都是如此的理所當然。從九合一選舉之前到現在,許多依然在追捧「韓流」,但也有人對這種洗腦式的「造神」流行現象,深感不以為然;深而究之,這不也是民進黨極致化「本土化民主浪潮」的反彈惡果?被壓迫者身上通常住著壓迫者的身影與價值觀。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緬甸的「民主女神」翁山蘇姬掌權後反而站在「種族清洗」的一方,成了傲慢執政的典範,這和如今台灣「討厭民進黨」的洶湧波濤,實為異曲同工。
幸福是什麼?小時候,幸福是件很簡單的事;長大後,簡單是件很幸福的事。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當我們不感到恐懼、不把自己搞複雜了,或許便真的離幸福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