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根記
小時候過年過節拜祖先時,常聽祖母及其他長輩說,我們昔果山開基祖先的名字為吳好,雖然也有其他宗長曾聽此一說,但一直無法證實此說法是正確與否。及至今年因為本村吳氏宗祠已再建完成,欲於年底舉行奠安慶典,為記載祖先家人的世系關係及祖先的傳記資料,建立宗族家族的歷史,了解我們吳姓淵源與歷代遷徙的經過,進而知道我們的祖先從何而來,尋找我們的姓氏根源,以追本溯源,宗功祖德。
我從小就對家族傳統很感興趣,而且很重視和追尋探討自己家族祖先的來源,長大後更體會到飲水思源的重要性及生命之價值,不但不能數典忘祖,而且對自己文化的歷史淵源更應有進一步的了解。自從大陸改革開放以來,有很多海內外華人紛紛回大陸尋根,尤其是我們台灣、金門更為熱絡與迫切,因我們的祖先大部分是從大陸移民過來的。由於許多家族的族譜和家譜常因戰亂、逃亡、遷移而遺失,或祖先未記錄傳承下來,所以無法真實了解自己生命的來源。為了不讓我們的後代對自己的生命來源一無所知,因此才有家譜族譜之產生,讓家族精神綿延流長。因此,由理事長吳清水、常務理事吳西川、理事吳西足與我組成尋根團隊,在只有前輩口述記錄的基本資料下,到泉州展開昔果山吳氏尋根之旅。根據早期宗老口述得知本氏祖先來自泉州黃塘鐵坑(現行政區已改為紫山鎮藍田村鐵坑自然村),祖先之名諱為吳好,以及帶著近年來先祖來金世系族譜,請廈門吳氏宗親會會長吳國榮幫忙探聽查詢。由於資料稀少,起先幾乎不抱著任何希望,只求對祖先盡一分心意與責任。吳國榮會長本身是廈門宗族祖譜研究的成員,他特請廈門市圖書館研究員江林宣到廈門東浮鎮洪塘村,由村民吳惠勇的協助下,透過當地宗親盡力奔走及多方聯繫可能的線索,並與東浮鎮洪塘村劉營社的吳合榮探討尋根事宜,後來根據資料研判最有可能之線索是黃塘鐵坑,因此在惠安吳氏宗親會會長吳碧川、秘書長吳德本、廈門宗親會副會長吳福財、江林宣教授等人帶領下,我們一同前往紫山鄉藍田村鐵坑尋根。在宗親們熱烈親切的討論及推測下,配合早前所聽的長輩經歷故事,終於對上族系祖籍地,完成百餘年來家族所期盼的一件大事!
只可惜雙方都沒有族譜能做進一步的銜接,這就得仰賴吳家全體後代子孫繼續完成此一任務。在鐵坑十餘位宗親代表的陪同下,我們一起用餐,相見甚歡,無所不談。吃到一半,突然有鐵坑村宗長打電話給村內宗親說,有一位吳家媳婦長輩說她小時候曾聽說族裡有一位宗長名叫吳好,因受人欺凌,半夜「走路」(閩南語),很巧與我小時候聽的故事吻合,大家興奮之餘,開懷暢飲,不亦樂乎!此趟尋根之旅只是開頭,期望我們與後代子孫皆能延續此重責,綿延祖德。如何將家族史及我們所活過的時代,真實的記錄下來留給後代子孫,讓家族精神永續常存,這就是我們吳家尋根的主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