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今天,忽然想念太武山了

發布日期:
作者: 牧羊女。
點閱率:1,121
字型大小:

今天,忽然非常非常想念太武山,乃因堂妹傳一則賴:今天天公生,我剛剛去爬太武山才回來,二十幾年沒爬了,挑戰成功喲。原來今天是大年初九。那麼我有多少年沒爬太武山,不敢細數,一陣惆悵襲上心頭,忽然很念想太武山了。
太武山不僅是山,對浯島人而言是具象的地標,是精神的依賴,有太武山感覺心的安頓有著落、有方向,縱然離鄉數十年,想到太武山感覺很溫暖,總想找一天再去爬爬太武山吧。在浯島人心裡它是舉世無雙的山;百姓、曾經的駐軍,誰沒有在山角下凝視靜躺著的英靈?誰沒有在「勿忘在莒」勒石下拍過照?誰沒有從山海關門下進到海印寺?夢裡經常出現一幅景象:上三炷香,跪拜在眾神之前。
五彩繽紛的少年時代,一蹦一跳往上山的路走,途中彷彿看到鄭老先生專注在奕棋,滿山遍野翠綠,山壁冒著濕氣,汗珠從雙頰滴落,滿臉通紅,短髮飛揚,青春就是那樣。
進了海印寺,前殿走走後殿走走,除了手舉三炷香跪拜著,通常心情非常平靜,拜拜大半是學父母親的虔誠,自己倒沒有真正的訴求。
爾後離開島鄉,回看竟無一年初九走訪太武山。初九被遺忘,太武山也被遺忘,遺忘是表象,事實仍然存在,可理由很多:責怪謀生不易、養兒育女不易、嫁作人婦不易。生活不就這樣,週而復始百無聊賴,而後一步一步走到這,把登太武山給忘了真不應該,記得有些古老照片,可供追憶曾經的青春,有一張二十歲那年,是一位金門日報老記者在太武山偶遇幫忙拍攝,那張照片燦燦笑著,依著海印寺前一株不太高大的花樹,可真青春,是一張拍得挺成功的相片,一直保存在泛黃的相簿裡,翻著翻著,翻出一堆如煙往事。
記得兒時初九,父親擔著供品從島西村落一步一步前行到海印寺叩拜,膜拜完畢再從太武山走回家,花了一整天時間,父親虔誠影響子女,也留給子女海印寺的傳奇,說很久很久以前寺前的蓮花池裡有個洞,可以綿綿不絕的流出白米,後來有一位貪心的男子認為米這麼流太慢,拿了一把斧頭敲開米洞,洞裡的神仙生氣了,從此米絕跡了,故事寓意深遠勸人勿貪心,父親說的真切,我牢記一輩子。
戒嚴時期除了大年初九始可以上太武山,不合理的年代唯一好處是更顯山的神秘,蒙一層薄紗,尤其誘人想探望山裡有什麼?茂密的樹?不知名花草?最多的應是阿兵哥。有一年跟著父親前往,一路像我一樣的女童穿著粉紅色直條紋水泥仔布做的新衣,開心登太武山,記憶很深刻,路邊老芋仔士官長罵一句三字經口頭禪再加一句:怎麼都穿著睡衣出來?回家我告訴母親:阿兵哥罵我們穿睡衣出門,母親說:不是睡衣,是新衣,阿兵哥亂說。我相信母親,確信那是很漂亮的新衣。
初九在島鄉是大日子,一大早穿新衣新鞋拜天公,特別做一簍一簍紅粿,請傀儡戲班子到家裡演戲,酬謝天公賜家人一年平安順遂;遠赴異鄉不再參與這些敬拜神明之事,漸漸淡忘,也只記得童年一小部份,大部分被遺忘,真的忘了,可心裡明白心底的懷念,竟覺慚愧。今天完全因為堂妹撩起我對太武山的懷念,彷彿正在筆直的伯玉路上通往太武山,一陣陣微風拂過我的臉頰,帶著笑意髮稍微揚。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