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歷史建築的匠師傳承

發布日期:
作者: 林金榮。
點閱率:1,961
字型大小:

清末民初開始,金門由於僑匯充裕的湧進,閩南內地建築業匠師到金門發展者漸多,優厚的招聘禮金,以及提供奢侈的消費品如大煙款待,延攬不少出色的匠師。惠安幫的匠師,擅長木作、石作者皆有,久而久之形成金門新移民的主流,甚至在后浦組織惠安同鄉會,爭取社會各行各業更多的立足地位。部分落腳者是以勞力工作為主,惠安婦女吃苦耐勞精神給人們深刻的印象,《金門志》曾記載說:「后浦之南,有聚而居者,先自惠安移來。婦女皆赤腳,每乘潮退,入海打海蠣、撈蝦蛤,多力習苦。」
王益順是泉州惠安崇武溪底村人,生於咸豐十一年(1861年),光緒三十年(1904年)應聘到金門,與金門當地的工匠配合,興建后浦陳氏宗祠及王氏宗祠,前後在金門居住7年。1919年赴台灣設計艋舺龍山寺,陸續修建有艋舺晉德宮黃府將軍祠、南鯤鯓代天府、新竹都城隍廟、台北市孔廟等。1930年返回廈門建南普陀大悲殿,次年病逝於故里。匠師技藝的家族傳授,王氏家族對金門的傳統建築仍然有深入的影響力。王益順生有二子,次子淵河留住惠安故里,長子廷元(一作廷源),清光緒十二年(1887年)生於惠安溪底。18歲隨父親來金門,參與后浦陳氏宗祠及王氏宗祠的興建,之後返回內陸父子共同承包閩南一帶的廟宇宅第工作;1918年開始定居金門,最初先以做床具、桌椅家具為主,再投入大木作。1923年設計后浦商會連棟式洋樓,建成商街名為模範街,他承攬過的金門傳統宅第建築有水頭六路大厝、歐厝、東沙、湖下、舊金城、古崗等地,同時還有西浦頭宮、官澳宮、洋山家廟等宗祠廟宇。1938年承建頂蘭金剛寺,1939年在金門過世,後裔留在金門。
1949年金門斷絕與大陸交通的往來,一些閩南籍傳統建築匠師,因此落籍在金門,轉而開始收徒傳授技藝。由於時局的關係,限縮傳統建築的發展,許多傳統建築匠師,轉入或兼作現代建築。原有的傳統建築,除了少數毀於自然或人為戰爭破壞,無形中的封閉,反而得到更多有利的保存空間。
1968年清代金門鎮總兵署整建,由大木匠師王益順孫輩王致祥承包,拆除頭門木屋架,一改以往木材結構,配合泥匠張錦華,以木條模板組成傳統構材的外形,再以混凝土搗築,並藉鐵鉤、鐵圈輔件組合固定。經過油漆彩繪後,在外觀上很難分辨出與木構的差異。這種引用鋼筋混凝土仿木作的「不見木」形式進行傳統建築改造工程,是時代性技術的演變結果。
1992年正式解除戰地政務後,建築法規逐年開放,擴大使用範圍區域,讓多數的傳統建築都面臨到年久失修、產權歸屬複雜、買賣移轉拆除改建、鄉村整建影響聚落景觀、內部文物流失等,眾多內外在的問題;即使修復完成的傳統建築,也因現代建築師參與設計規畫、維修施作工期短暫、匠師施作技法不同等因素,與原來修復前差異甚多。
傳統建築的匠師傳承脈絡分明,使建築成為具有歷史時代風格的文化資產,也是更多無名匠人背後的一生心血付出。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