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將軍爺的故事與籤解》寫序 ──兼賀林馬騰文史作家榮獲108年金門第四屆文化獎
在金門烈嶼上林村的濱海處,有一間古色古香的「將軍廟」,馬騰兄採訪、收集、整理了該廟將軍爺的許多傳說神蹟故事,寫成這本書,囑余為序。
「將軍廟」這地方因為風景幽美,又可眺望大陸景觀,很讓人留戀忘返,我偶而會去參觀膜拜,據廟碑誌載,傳為元末殿試武將,因違旨釋放囚犯,而犧牲自己,壯烈成人於此,為鄉人所景仰,因而建立廟宇紀念他。
榮獲今108年金門第四屆文化獎的上林文史作家林馬騰,因見該村的「將軍廟」歷史,為《金門誌》撰修錯誤,著此書反正。《金門誌》記載;「李將軍廟,在上林,祀李將軍,即漢之李廣也」,他認為與廟的碑誌截然不同,謬誤的資訊,又被坊間宮廟的刊物,以及網路和媒體等轉載引用,就如此將錯誤延續迄今,他希望下次《金門誌》重修,一定要把它改正過來。
據馬騰兄說,歷代相傳將軍爺為元朝殿試武將,奉旨押解朝廷欽犯,流放閩南邊疆海島,並密旨授意,要在途中隨機殺害滅口,完成任務才能還京覆旨。李將軍一路與囚犯長時相處,發覺他們都是忠君愛國之士,只因朝廷內部派系鬥爭,而遭到牽連陷害,宅心仁厚的李將軍,不忍心殘害忠良,遂決定將囚犯釋放,船行到烈嶼上林泊岸,他認為這地方,適合他們拓墾種植,以為生活,就私自將囚犯釋放於此,而自己畏罪吞食金箔紙自殺身亡。
李將軍慈悲護生的義舉,霎時風雲變色,感動天地,囚徒們呼天搶地痛苦哀嚎,跪地捧土把李將軍就地安葬。鄉民感念其義薄雲天,悲愴豪壯的仁義襟懷,就合力在墓前建廟,以共憑瞻,以表永懷感恩與景仰。
作者林馬騰原從軍,曾是政戰楷模,任砲兵營少校輔導長時,被敵砲重傷,以作戰二等殘退役。因此我們才有幸共同在金門烈嶼國中服務,當年他以行動不便之軀,將祖厝自行整修復古,並保存許多珍貴古文物史料,闢室陳列展覽,讓我們去參觀。他並深入鄉間各地方探訪耆老,作口述歷史編輯成書,如今已出版鄉土文史著作十餘本書籍。
回想我們在烈嶼國中共事時,欣逢烈中創校30週年慶,學校除出版烈中創校30週年校慶專輯外,烈中也首創建立「校史館」,馬騰兄當時擔任學校文書組長,「校史館」就是他一手完全負責規劃、執行佈置完成的,令我非常感佩。他公職退休,建議烈嶼鄉公所成立「文化館」,全力協助收集文物,充實館藏,自己擔任全職志工,也創地方「文化館」成立之先例,每年的金門全縣美展,以及大金各項展覽,移到烈嶼展出,就必定是在烈嶼「文化館」。感佩馬騰兄對鄉土文史工作地貢獻,今年他榮獲金門文化獎,實至名歸。
從烈嶼上林將軍爺的許多傳說神蹟故事,讓我想起老家金寧湖峰雙忠廟尊王爺的神蹟故事。我小學時生病,長年臥病在床,瘦骨如柴,滿口黑牙,不能行走,當年看病要去湖下煙墩山駐軍看軍醫,不很方便,家祖母每天只好從村莊極北的我家,到極南的雙忠廟去求香灰,來泡水當藥給我吃,每天三餐都要去求,也很辛苦,祖母乾脆請准把大尊王,請回我家聽堂供奉,三餐取香灰方便,讓我每天都能向尊王拜拜祈求,我半躺臥椅,仰望相貌堂宏、威武雄偉、神力無邊的大尊王爺神像,我相信祂能治好我的病,我祈求大尊王,讓我趕快好起來,好再去上學,後來我終於如願以償,繼續升學,感謝尊王的保庇,讓我重生。
總之,我對林馬騰寫李將軍爺的神蹟、神力傳說,與顯靈、靈驗事情的故事,我都信其真有,神救度有緣人,信為道源功德母,你信就能應驗,你信就能得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