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綠燈
現代人,尤其是大都會的居民,每天出門無可迴避,都要面對一個個老實又頑固的紅綠燈機器人,並且聽從它的管制,他們分布在人車交通網上的各個十字路口,不分日夜、全天候廿四小時服務,在它眼前,不論男女老幼,人種膚色,地位尊卑,皆無差異,必須接受它的燈色指揮,「紅燈停、綠燈行」的鐵律,人人遵守,古今中外皆奉行不悖,成為人類文明史上最突出的共同文化,也可以說是無國界的共同語言。
紅綠燈發明於英國,也是先使用燈號的國家,最初稱為「交通燈」,用於管制熙來攘往車輛穿梭如水的交叉路口,以避免行車互不相讓而造成碰撞的傷害;可是,為什麼要選擇紅、綠兩色做為管制信號呢?原來紅、綠、黃最適合作為警示色,是與人類的視覺結構與心理反應有關。
人的視網膜會有桿狀和三種錐狀感光細胞,桿狀細胞對黃色的光特別敏感,三種錐狀細胞則分別對紅光、綠光、及藍光敏銳,因此人類最容易分辨紅色與綠色。十九世紀初,西方醫學已有相當的水準,若以醫學的角度選擇以紅、黃、綠色做為交通管制的信號,確實可信,但又為何要以紅燈做為停止號、綠燈做為通行號?據說,十九世紀英國中部約克城,女性以穿著紅色或綠色代表身分不同,穿著紅色的女性表示已婚,穿著綠色的則是未婚,於是人們以紅、綠服裝作為啟發,在一八六八年由一名機械師德‧哈特設計出當時城市中第一盞手動交通信號燈,以紅色代表「此路不通」,跟已婚婦女的服色相呼應。
另外有種說法指出,原先只有紅、綠兩色,黃色信號燈的發明是源自中國人胡汝鼎,他留學美國在大發明家愛迪生為董事長的美國通用公司中任職,有一次,他在路口等紅綠燈、正準備過馬路時,被一輛轉彎的車輛嚇出一身冷汗,這也讓他思考出要在紅、綠燈號之間,再加上一個黃色信號燈,提醒行人注意危險,他的建議立即得到相關單位的肯定,名副其實的三色燈(紅、黃、綠)終於誕生,由於紅綠燈的發生功效,城市交通大為改善,於是紅黃綠三色信號燈,即以一個完整的指揮信號家族,遍及全世界陸、海、空交通領域了。
紅綠燈就像人生道理的啟示,不論家庭、事業、健康,當它亮起紅燈時,就是我們該冷靜、停下腳步的時刻,不宜冒進,然而在諸多因固執、主觀、或情緒失控的情況下,隨著貪、瞋、癡的迷惑,衝過了黃燈警示帶而陷入紅燈的禁止區,進退兩難,將可能造成不可收拾的後果,車禍就是這樣發生,人生則因此破敗難以回復。
車行在筆直寬闊的馬路上,被紅燈攔截下來的心情是複雜的,特別是有急事、趕時間的時刻,遇上塞車、紅燈秒數又長,焦慮感油然而生,口中不免要罵上兩句,以宣洩不滿的情緒,這時候就是檢驗自己的修為涵養最好的機會了,古人云:「有才而性緩,定屬大才;有志而氣和,斯為大志,意粗性躁,一事無成,心平氣和,千祥雲集。」不禁自問,一個紅綠燈都搞不定,難怪一輩子僅能如此,這樣轉念一想,幽自己一默後心情就會開朗多了,即便下一路口又是紅燈,你就會發覺紅燈不再可惡,而是有種莫名的可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