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在記憶裡飄香的「吃頭」

發布日期:
作者: 蔡鈺鑫。
點閱率:1,998
字型大小:

小時在瓊林幾乎年年要「吃頭」。那些年,家父常忙公務,不是大哥,就是男生排行老二的我,代父赴「吃頭」宴。
啊!不知是當年戰地物質太過貧乏,還是什麼原因,說到「吃頭」的菜餚,至今仍是口水直流個不停。麵線,又Q又黏的,黏中帶韌性。真不知,麵線是怎麼製作的,怎麼能做到那麼好吃。然後,又是怎麼烹煮的,能將麵線好吃的特性表露無遺。煮好的麵線,加上蔥花,淋上豬油,搖身成了人間極品。
鮸魚是另一道人間美食。好像吧,大大一條鮸魚,放進大蒸籠裡蒸。前一天先蒸好的,第二天上菜是道冷盤,去骨去刺,只見白泡泡的魚肉,沾醬油、辣椒醬或任何醬料,吃起來,變成一生難忘的美味。
記得「吃頭」還常有幾道菜,像三層肉炒蒜苗,芋頭蒸熟後再淋上滷肉,白斬雞等。每道菜,都有特色,三層肉來自當地飼養的豬肉,芋頭也是金門當地生產的,是又香又酥,白斬雞是當地飼養的土雞。這些美餚,是金門的珍貴鄉土美食傳統,值得傳承與發揚。
小時「吃頭」另一深烙的記憶,是古味盎然。古桌、古椅、古盤、古碟、古筷、古匙、古杯。可惜多年下來,這些古物,一件件破損一樣樣流失,也只好一件件一樣樣換成現代版的。這是「吃頭」不得不跨出現代化的一大步。
「吃頭」是宗親敦親睦鄰的一個純厚習俗,也是鄰里溫暖情誼的一項活動。婚宴是拉近鄉親距離最常見的社交活動,「吃頭」展現另一風采。「吃頭」有酒助興,不喝酒也有飲料。小時,「吃頭」席間,最愛聽長輩講古,將瓊林的故事,娓娓道來。上自天文下及地理,東家長西家短,時事和未來,盡在飲食閒話家常間,自由自在發論。這可能是「吃頭」最核心的價值和最值得珍藏的意味吧!
當年,快到「吃頭」,輪到做頭的鄉親就會挨家挨戶通知時間和地點。鄉親因此得以聯絡。今天,「吃頭」可用電話、賴、臉書和群組等聯絡,方便多了,這又將「吃頭」推向現代化的另一大步。不過再怎麼現代化,「吃頭」傳統以來的美好精神,在鄉親聯誼與團聚,絲毫未曾鬆動過。「吃頭」只是個藉口,緊密聯繫與凝聚鄉親情感,彼此互動關懷,才是真正的目的吧。
每年,總有一股股「吃頭」的人情暖流流過金門的鄉里巷弄。大家聚在一塊,品嚐鄰里道地的佳餚美食,真是金門鄉親的一大樂事。許多旅居他鄉異縣的鄉親,每年引頸長盼的一樁大事,就是將「吃頭」牢牢記在行事曆上,準時返鄉與親友鄰居聚首,促膝長話。
吃是人生最簡單、最基本的生活享受,這也說明為何我們金門鄉親,年復一年,樂於傳遞「以吃會友」的「吃頭」優雅風俗,樂於散播此項溫馨的文化。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