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流離兩地

發布日期:
作者: 宋克偉。
點閱率:2,599
字型大小:

「為什麼你們到了這個年紀了,感覺還那麼流離?」女同事慧黠而帶著撩撥情緒的疑問衝著我們兩位金門籍男生而發。
好問題!很有意思的問句,我在心裡盤旋著這個疑問,一時半刻釐清不了,本想整理思緒,條暢理念後發之為文,奈何,一時忙碌,加上雜事牽絆,身心疲累,遂擱置再議。
小島流離的宿命千百年來做為戰地、海疆或邊塞,確實屬性如此,縱然現今逢千百年難得之和平契機,算是可以安居樂業,圖個「長治久安」的世面。
只不過小島資源匱乏,小時一家老少溫飽,同桌、共臥,苦不覺苦,樂亦有時,稍長,都得出外謀食、求學、就業、發展,幾乎除了年節,家人極難團聚,更不必說四鄰相約,好友同樂,鄉親圍繞了。
絕大部分家人、鄉親都兩地有家,一是自家,一是老家,兩地來往,兩地想望,兩地流落,兩地思盼,島與島之間是海峽、是距離、是等待。
將一個島的空間擴展成為兩地的牽繫與掛念,中間得有多少空白,中間得有多少想像?
時間延展,空間迂闊,這其中一定有落寞與寂寥,也有失望與落空,點與線之間,再密再稠也構不成一個實體。
總猜想著,從小島出發以後,再返回迂繞,到底是構成一張網,還是鋪成一幅點點抹抹的畫?網可以拉回一些實體,如金錢、物質,而流失的絕對是時間與等候的心情,說是一幅畫,沒走到一定距離,沒聚在同一空間,誰也描繪不出畫裡具體的內容是什麼,只緣「人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無有行者,無以圖將來,無有留者,無以保家園」走或不走,候鳥沒疑問,風沒有方向,只有人始終猶疑,自始傍惶,留下來的並非不後悔,遠走的並非不想留,這小島資源有限,發展受阻,如果能走,幹嘛不走?但,不那麼簡單,留下來,理由更多,牽絆更多,如有機會,或許,或許只是或許?
飛出窠的鳥兒南來北往是基因引導,來去小島的鄉人兩地流離是親情牽引,但長時間在異鄉他地,單打獨鬥,獨立慣了,個性堅韌卻沉默,不擅言詞,不想溝通,像太武山上的石頭,突兀而堅強。
身為浯島子民,我也自覺個性有其彆曲執拗,不提滄桑,卻自有委曲,不談過往,卻似有話說,以為別人不懂,所以乾脆不講,以為世界冷漠,所以更加堅忍,如此,身影更加形單影隻,感覺更加流落難親。
曾與國中同學討論未來返鄉養老的可能性,很少人肯定回覆,零星答案,有0.5可能,有0,其他不置可否。
我們有共同的來處,卻在少年時分離星散,各有機緣與處遇,雖可灑脫地說「從此異鄉成故鄉」,但沒有鄉土認同,沒有親情血緣,有的只是家庭、工作與住居所,雖年紀老大,但小島已非昔日,想起詩句「未老莫還鄉,還鄉需斷腸」,舊日難懂,現在似乎懂了。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