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舉人如何當上知縣 ~試探陳有慶出任直隸大名府東明縣知縣(上)

發布日期:
作者: 陳邦祥。
點閱率:2,018
字型大小:

案清.鼎億公、鼎丕公手抄遞修本《銀同碧湖陳氏族譜》載:「興字弘,公諱有慶,號章侯。文舉人,康熙己酉中式第六十一名。兩任知縣。其子依諱欽,歲進士,授建寧府教諭,未赴任卒。(依)其子菘監生。(菘)其子展監生」案康熙己酉為康熙八年,西元1669年。近查《直隸通志》卷中之《東明縣志.宦績》稱:「陳有慶,康熙二十七年任,福建漳州,舉人」這「漳州」二字與《金門志.卷八.選舉表》稱:「陳有慶(十八都赤後人。由南靖學,初任東明縣,改直隸東光縣,致仕)。」「南靖」雖不同,但南靖清朝時是漳州府下的一個縣。
清代每三年秋季,國家在各省首府舉辦鄉試稱為「秋闈」,秀才和縣學、國子監學生可參加,中者就是舉人。舉人便是「士」,享有稅務、傜役全免待遇。所以中舉之後,很多小農小商、小民小戶會獻上錢財、土地房產,來請求託庇(因為可以免稅)。由於秀才基本都會拚命考舉人,但是清朝每三年只產生大約3000名舉人,錄取率一般都是低於千分之五,遠比進士錄取率的百分之一要低,所以明清時期就有了「金舉人」、「銀進士」的渾說,尤其江南地區,讀書人多,中舉更難。所以,舉人通常考兩三次,就不會再去參加京城禮部考試了,轉而發展家族事業。或者給高級官員擔任幕僚(清朝的同治中興名臣左宗棠,給湖南巡撫駱秉章當幕僚就是一個例子),為今後的出仕積累人脈,歷練才幹。舉人,得到推薦是可以出仕,經各省布政使、按察使審核擔任本省從九品以上正式官員比如稅目、司庫、巡檢等職務。如果名氣大,背景強,則可能得到縣教喻等八品職務。但是舉人的晉升很慢,到老致仕,運氣好也就七品知縣。
那我的族祖有慶公只是舉人如何能當上知縣呢?雖然清代舉人可以直接入仕,但舉人可以任職的官職也是有限的,按清代科舉選舉制度主要途徑有揀選、截取和大挑。大挑制度起於乾隆年間,所以只剩揀選、截取二途。
先說「揀選」,早在順治年間就已經開始,但「揀選」時間一再變化。清初,會試不中即可揀選(即當年度);順治中期改為三科會試(也就是要等九年)不中;其後,又因人數過多,再次更改時間,近省五科會試(要等十五年)方允許揀選,三科會試可以就教職(教諭、訓導等職,相當於現在縣教育局長),遠省仍按會試三科揀選;康熙時期,又改為按照科分、省分次序、鄉榜名次,三個條件來進行揀選。揀選任職主要是推官(府佐貳官,負責刑名之事,清康熙年間廢)、知州(州的地位比較特殊,直隸州相當於府,散州相當於縣,所以知州相當於現在的市長或者縣長)、知縣(相當於現在縣長)、通判(地位也比較特殊,輔助知州管理政務,但又對知州有監察權,和現在副市長加政風)等官。
所以我的族祖有慶公康熙八年舉人中式,三科會試(九年)不第功,因此康熙十七年即取得揀選的資格,如按《東明縣志.宦績》稱:「康熙二十七年任,舉人」,那他又苦苦熬了近十年,才候補到知縣這個官職。但舉人能做的最高的官,那也就是七品知縣了。一般都被認為是祖墳長出八丈青草,運氣好到爆。因為一般而言,舉人能做到從九品的縣教諭、訓導,已經是謝天謝地了。大多數的舉人進入仕途,還都是從不入流的縣典史開始做起呢!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