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坐登陸艇去台灣

發布日期:
作者: 許維民。
點閱率:2,856
字型大小:

我在永和福和橋下的跳蚤市場,掏過一幀中建艦(LST-205)照片,那是戍守東沙島的軍醫,回防台灣,部隊長贈予的簽名紀念照,這幀照片,勾起我往日坐登陸艇去台灣的回憶。
對30-40世代的金門人來說,坐登陸艇去台灣,是當時一件期待的事。尤其金中畢業,要到台灣讀大學,不管是日間部、夜間部,都懷著無比興奮的心情,因為要變成大學生了,要展翅高飛了。而寒暑假赴台返鄉,登陸艇是我們唯一的交通工具。
登陸艇,我們喊它「開口笑」,因為它的艙門在艦尾,像一個張開的大嘴巴,它的船底是平的,橫渡海洋時,海浪的起伏,會把它像搖籃一樣,上下左右的搖晃,容易暈船的人,坐上它,不但笑不出來,甚至會哭出來。
在軍管時代,登陸艇是有固定的船班,每逢船期,傍晚時分,島上的村里公所就會廣播,呼叫赴台的鄉親,趕緊拎著行李,到集合點集合,等待搭乘軍用大卡車,載到新頭碼頭。
每每一到碼頭,沙灘上早就擠滿了烏壓壓的人,不管男女老少婦孺,大家窩在一起,在黑夜中聊天等待。那當時,碼頭附近的村莊小販,會挑著麵線糊來賣,儘管冷颼颼的天氣,吃一碗燒燙燙的麵線糊,是很誘人的,但敢吃的人卻不多,因為大家明白,現在吃得痛快,等一下暈船時會吐得更痛快。暈船時,膽汁黏著麵線,從嘴巴鼻腔竄出來,那種噁心,一百年都忘不了。
等船是很煎熬的,一心巴望海水快點漲潮,登陸艇的艙門快快放下。一旦艙門開啟,先是一陣歡呼,然後大家都以百米的速度,爭先恐後,衝撞入艙,快速拿出報紙、塑膠布,搶占一席之地,儘管軍艦內閉藏著濃濃嗆鼻的汽油味,以及手指一摸,到處都是水泥灰塵,但大家都不以為意,因為一趟航程,要一天一夜,只求有個睡覺的地方就好。
好不容易,汽笛響起,登陸艇啟錨了,緩步脫離沙灘,滑入了黑暗的海洋。剛開始,大家精神還好,還能聚在一起聊天打牌,但不稍多久,就消風漏氣,耳邊盡是塑膠袋沙沙作響的聲音,夾雜著嘔吐聲,此起彼落,一時之間,食物的酸腐味道,散播在狹隘的船艙中,催吐了更多坐船的人,像炸彈開花一般,東倒西歪一片。
登陸艇從高雄開到金門,抵達料羅灣時,還要等待潮汐,因此一趟航程,沒有24小時上下,是不能夠登岸的;而回航從金門到高雄,可以直接進入高雄港,航程可縮短3-4小時,是比較好受一點。
搭乘登陸艇,不管是冬天夏天,在狹隘的艦上,總是一夜難眠,耳邊總要聽過好幾回:「航行第二班、第三班,準備接更,開始接更。」的號令,等到挨過黑夜到天明,越過澎湖溝,軍方才開放甲板,准許民眾登上甲板,這是大家在一趟航程中最愉悅的時光。在甲板上,靠著欄杆,不時可以看到海豚在海水中跳躍,或是不知名的魚兒,在海面上衝上俯下,畫面十分美麗,我們的心情也跟著輕鬆起來。可以待到傍晚時分,看到火紅的夕陽在西邊慢慢墜下,我們才會再回到船艙,躺在旁邊也許剛剛有人才吐過的漬濕地面,再忍受煎熬,等待到台灣。
再聽到船笛響時,就是臨近高雄港了,大家又是一陣歡呼,嚷嚷著:「高雄到了、船要到了。」。然後又是一陣搶爬樓梯,登上甲板看個究竟,看到高雄港閃爍的燈光,十分迷人,也不再暈眩了,看軍艦破浪入港,趨近13號碼頭,大家又急忙鑽回船艙,拎著行李,搶占艙門口的位置,一待艙門打開,又衝出去,就這樣上上下下、來來回回、起起落落,是每次返鄉赴台坐登陸艇的經驗。
那年代的金門人,登陸艇載他們去台灣,完成了學業,成就了事業,對他們來說,搭乘登陸艇是一件痛苦的事,但也是難忘的事,回味無窮。登陸艇對那一世代的金門人來說,不只是一個交通工具,也是一個人生命中學業與事業的媒婆。
如今那些骨董級的登陸艇,已然紛紛要走下歷史舞台,對別人來說,它們只是一堆廢鐵的組合,但對很多金門人來講,登陸艇幫助他們譜成了生命的樂章,編排著許多生命故事。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