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拋出一個起點之後

發布日期:
作者: 張姿慧。
點閱率:1,652
字型大小:

自農曆年節病毒開始蔓延,一種若有似無的危機感直撲而來,各國確診及死亡人數不斷飆升,人們慣常的生活步調逐漸脫離正軌,各行各業遭受嚴重衝擊……,地球在一時之間彷彿被下了詛咒,翻天覆地,起了令人不忍卒睹的變化,在這個隱形敵人的面前,人類變得既羸弱又渺小。
這段期間我從未出國,也沒有接觸史,卻因撰寫《我們從遠方來》一書,而自我隔離了起來。多次返鄉完成採訪及攝影等前置作業後,自去年十一月開始,一直窩居在台北的小套房,除了幾次重要聚會及外出解決午晚餐外,幾乎謝絕了所有邀約,全力投入書寫。
前後歷經八個月,包括書寫方向的底定、受訪者的物色、實地採訪、反覆傾聽錄音檔,一一梳理成文,經過無數次的檢視修改,只為讓每一個故事更貼近原貌也更趨完整。成文之後,又得經過送審、編輯、圖片配置、視覺美編、校對、最後進入製版、印刷等過程,方能成就一本書。
時至今日,《我們從遠方來》一書終於到了快付印的階段,看著完稿後的版面,心想總算不負所有敞開心對我訴說生命經歷的受訪者。
書中二十篇文章皆屬紀實報導,每一個人的故事都是獨特的,每一次傾吐的背後都帶著一種超越採訪關係的託付與信任。因此下筆時,我刻意將自我縮小,不帶有主觀評論,除了刻意融入金門地方場景及情境描述外,大都把話語權交給受訪者,為的是打破界線與隔閡,讓大家得以看見,這群與我們同在一塊土地生活卻被忽略的新住民朋友們最真實的心路歷程。
本書能夠順利完成,要感謝的人太多了,沒有大家的協力相助,《我們從遠方來》絕對無法成書。即便內文交付審核後,行政流程及回覆時間長達四個月,中間橫生的枝節及處置方式,幾度讓我忿忿不平、心力交瘁。但無論如何,我還是要感謝金門文化局對於此出版計畫的資金挹注,及感謝局長許正芳、圖書資訊科科長何桂泉對多元文化報導文學的重視與推廣、承辦專員陳韋達的行政協助,也要感謝三位未具名的評審委員一路的指正及對此書的肯定。
以新住民為報導主軸的書籍,若缺少了受訪者,那一切將枉然,除了自身物色的受訪對象外,還要感謝摯友蔡美月、楊月萍、鄭秀娜、李慈娟介紹她們身旁符合受訪條件的友人,及「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新住民關懷協會」等相關單位所引薦的受訪對象。更要感謝二十位新住民朋友們對我全然的信任,願意坦誠相待,細數一路走來的歷程。真情流露永遠是最動人的情懷,我將不會遺忘與原本素不相識的你們在訪談那一刻最真的心靈交會。
最後要感謝作家牧羊女及溫暖的雲英姐對此書的鼓舞,在寫作期間頻頻打電話關心進度,書籍進入後製階段,感謝我最倚賴的編校人員高湘寧費心校閱潤飾,更要感謝視覺設計師黃永寧專業的設計編排,及人物攝影師謝揚聰、金門部落拍攝的照片。
《我們從遠方來》一書只是一個起點,期許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類型的創作者,在金門投入相關議題的探究,並挖掘出更多人文關懷的報導題材。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