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神緣

發布日期:
作者: 吳啟騰。
點閱率:1,733
字型大小:

日前淡水法主宮廟三十餘位信徒,前往昔果山法主天君廟進香膜拜,昔果山村民以誠摯的心熱烈歡迎他們的到來,引起我對張聖君法主公信仰之研究興趣。筆者因從小體弱多病,生病時,祖母即求法主公保佑除病,常依神示,向觸犯之方位邪神祭拜,並將法主公之符令燒後泡水飲之,即可病除痊癒。因此我對張聖君信仰產生莫大的好奇心,透過田野調查,訪問村老講述張聖君法主公信仰的源流,將本村法主天君廟之建廟歷史,書寫廟誌,銘刻為證。然而經這些年之探討,除了對張聖君之來源、生平事略考證、信仰形成的年代作探討外,更希望對張聖君信仰圈的形成信仰文化價值與意義作深入的研究,以結合村民之信仰重心,團結村民和諧相處,推展社區公益,促進社會發展。
民間信仰是民眾精神生活的文化重心,是人們長期與大自然環境奮鬥下的產物,反映出人們自主性、主動性與創造性的精神活動,以神靈的崇拜滿足世人的生活需求,透過儀式的不斷操作實現自我的生命。民間信仰的延續是從古早的原生性宗教而來,雖經過數千年的蛻變,仍保有其痕跡。生活是長期經驗的累積,鄉土是民眾文化生活的寶庫,豐富多樣的信仰文化成為民眾永恆的心靈歸宿。
張聖君法主公信仰大多以民間的五營神將為主,屬於武神系統。五營神將分別為「張蕭劉連李」諸帥擔任。如東營由張聖君統領,西營由劉聖君統領,南營由蕭聖君統領,北營由連聖君統領,中營由李府元帥哪吒統領,這些神祇都是由捍衛疆土角色躍昇為祈安賜福的萬能神明。其實張聖君信仰形成於宋朝,流傳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悠久歷史。其宮廟數以千計,遍佈台閩兩地,不但與歷代人民的宗教生活產生影響,而且它已成為一種傳統文化並廣泛的傳播,融入於廣大的基本民眾的社會生活之中。依據文獻考據,張聖君,又名張聖、張慈觀,綽號張鋤柄,道教閭山派尊稱其為張法主公。
考之歷史文獻及永泰月州《張氏族譜》,張聖君確有其人。他於北宋天聖二年(1024)出生於永泰縣月州村,是由一個貧窮家庭出身的寄子、牧童,而後苦練道術,精修佛法,其生平所到之處有福州、德化、閩清、尤溪、仙游、漳州、永春等地,為百姓治病解憂、除妖消災,受到各地民眾的尊崇。後來被老百姓奉之為神,被道壇尊之為法主,是由一個平民百姓衍化為神聖的典範,在他身上寄託著歷代貧苦百姓的願望,形成了各種各樣的信仰傳說,使之成為有影響力、內容豐富且底蘊深厚的「張聖君信仰文化」。
淡水法主宮信眾此次來金進香膜拜之旅,乃因當地居民大部分均從大陸遷居於此,廟宇特多,而金門更是大陸各地宗教傳承保留上堪稱較為完善之地,且崇拜法主天君者又較為特殊,因此才有此次進香盛旅,這也是未來開啟兩岸法主公宗教交流之緣起。
此次宗教交流可說是一種神緣之建立模式,神緣對社群組織來說是人與人之間相處結緣的源流,尤其在這多元的社會,神緣的結合將可以促進人們和諧相處,並能提高人的社會地位。因此,在有限資源的情況下,能取得群體的社會地位,以相互維護共同的尊嚴,將是人們相處之最佳途徑。
血緣、親緣、地緣、文緣、商緣常是人類文化的紐帶,但神緣信奉更是形成中國社會之重要紮根模式,此次淡水法主公廟信徒能和本村的法主天君廟交流,呈現出兩地神緣之結合,這也是當前社會特別需要推動的核心價值。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