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再談新加坡的「浯聲勵進社」

發布日期:
作者: 江柏煒。
點閱率:2,708
字型大小:

先前的一篇文章,我引介了這個以新加坡金門籍青年所組成的浯聲勵進社,其成立之初的各項活動。延續上次的主題,這一篇試著整理浯聲勵進社的藝文活動,經營社團的困難及其因應之道,以及在1937年金門被日軍所佔後的海外發聲,分享於大家。
1929年7月31日《南洋商報》報導,該月28日晚上浯聲勵進社社員演出兩齣話劇,當時吸引了百餘人的到來,擠滿了羅敏申律門牌74號的會館;「……是晚再由社員開娛樂會演劇助興,其劇目為『悔不當初』與『就是你』兩齣,茲將是晚情形再錄之如次,七時半男女來賓及社友接踵而至,約百餘人,已無立足之地,鐘鳴八時,振鈴開幕先由李漢修登臺宣佈理由,略謂此次本社開娛樂會演劇係第一次登臺,而一般演員亦是臨時召募,承蒙男女來賓不棄賁臨,實為榮幸……,繼先演獨幕笑劇『就是你』,續後再演『悔不當初』。」這些紀錄讓我們了解近百年前新加坡金門青年豐沛的藝術展演能量。
1929年之後的世界經濟大蕭條,波及新加坡,百業蕭條且持續多年,社團的經營也受到很大衝擊。「浯聲勵進社,為金門青年旅外所組織,自成立以來,瞬經八載,辦理完善,過去籃球、兵乓、在本坡體育界中,尤著蜚聲,凡關心體育者,類能知之。……概自不景氣籠罩以來,凡百事業,無不受經濟之迫逼,農村之破產,工商之衰落,民生之凋蔽,可謂已達極點……,本社年來處此情勢之下,影響所及,會員因而日見減少。」有鑑於此,浯聲勵進社設法維持,其中放映電影籌款是其中一條路徑。1936年6月27日的《南洋商報》報導該社於當時放映了「三個摩登」及「人間仙子」兩部電影,「藉券資之收入,作經濟之彌補。」
1937年1月11日有一篇浯聲勵進社設宴接待金門籍教育家薛永黍、陳村牧的新聞,顯現該社對於藝文、教育的重視。「該社於同日晚上七時設宴歡迎華僑中學校長薛永黍及該校教員陳村牧二人,到會者,許允之、鄭古悅、蔡景榮、鄭應心、陳國器、王濟堂、歐振隆、許敏德、蔡益昌及各報記者約四五十人,席間首由薛永黍先生致謝詞,略謂:『余謹致萬分謝忱外,並祝浯聲勵進社萬歲』,嗣由蔡景榮代表會長鄭應心致歡迎詞,略謂:『今晚此宴,含有三種意義,一為聯絡各社員情感,一為慶祝蔣委員長脫險(註:西安事變),一即為歡迎薛陳二人,薛陳二人以教育為終身事業,對社會國家貢獻殊大,初不以其清苦無聊而棄置之也。』」
1937年10月26日,日軍佔金之後,海外金僑群起激憤,紛紛為故鄉發聲。在金門淪陷2年的紀念日,浯聲勵進社於新加坡大世界太平洋戲院公演話劇「金門島」,並將所獲的券資,悉數作為賑濟祖國難胞之用。1939年11月2日至6日之間的《南洋商報》報導了該月4日、5日兩天的演出:「此次公演話劇為『金門島』,將以閩南方言演出,該劇原為王秋田先生等集體創作,原文為『淪陷的金門』,是劇共分三幕,第一幕:最後一彈,描寫金門未失陷以前,倭寇進攻金門時,該處同胞拚命抵抗強暴之壯烈熱情。第二幕:皇軍的恩賜,這一幕情節乃將倭寇登陸後摧殘老百姓的殘酷行為暴露出來,第三幕:收復金門,係描述該處難民逃避同安後,在馬巷鎮難民收容所生活情景,倭寇利用無恥漢奸,到該收容所引誘難民回鄉,但彼等均不願為順民,咸抱收復故鄉之決心……。」話劇的演出獲得很大迴響,共籌得約叻幣3,000餘元。這樣的風氣一直持續到1940年代初、在日軍佔領新加坡之前,另創作及演出「水落石出」四幕劇(原名牛頭嶺),鼓舞抗戰士氣,也顯露對於祖國建設的期望。
作為海外金門青年社團,浯聲勵進社(1929-1941)在大歷史的推波助瀾下,透過藝文活動的舉辦,從地緣文化的凝結擴大到拯救國難的努力。儘管它活躍的時間不長(日軍佔領新加坡後,報紙上已不見其活動),但所留下的珍貴遺產,值得記錄下來。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