祀典興濟宮「官廳」門口有兩面金色招牌
清朝時代的臺灣府城,有幾座祀典廟,春秋二祭與每月朔望,官員都會前去捻香,因此建有「官廳」,做為官員致祭時整肅儀容與休憩之所。如今,全臺碩果僅存一座祀典廟宇「官廳」,位於臺南市成功路86號,「臺疆祖廟大觀音亭」與「祀典興濟宮」之間。
「臺疆祖廟大觀音亭」、「祀典興濟宮」,一左一右,因「官廳」而連結在一起,並由一個董事會同時管理。在這座府城祀典興濟宮「官廳」的門口,掛有兩面金色招牌:一面寫著「國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學術合作單位」,另一面寫著「國立金門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術合作單位」。
這兩面金色招牌設立的時間有先有後,但都不是隨隨便便掛上去的。主持揭牌儀式者,一位是現任成功大學校長蘇慧貞教授,另一位是當時的金門大學校長黃奇教授。成大、金大兩位國立大學校長親自蒞臨揭牌,表示校方對於他們與大觀音亭祀典興濟宮進行學術合作的高度重視。
我每次到大觀音亭祀典興濟宮,無論是參拜、導覽或議事,經常都會去看看那兩面金色招牌,不是怕它們髒了沒人擦,而是想藉此提醒自己莫忘初衷,畢竟臺灣寺廟能與本島、離島二所國立大學成為關係密切的學術合作單位,這也是絕無僅有的。
種種因緣俱足下,從2012年的「周懋琦與祀典興濟宮學術研討會」起,大觀音亭祀典興濟宮與成大人社中心每年合辦一次學術研討會,後來合作的學術單位加入了金大人社院,會議主題則包括觀音、月老、保生大帝、虎爺暨動物神祇、寺廟文資保存與社會貢獻等,會議地點除了臺南之外也陸續擴及金門、漳州,2019年甚至移師到越南河內成功召開了「亞洲觀音與女神信仰國際學術研討會」。
由大觀音亭祀典興濟宮出面主辦的國際學術研討會,截至2019年,已連辦八屆,合計發表論文約二百篇,而且歷年結集出版的會後論文集,還曾榮獲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獎勵出版文獻書刊」非使用政府預算學術性書刊類四次「優等」、一次「佳作」的獎勵,有效提昇了臺灣的宗教文化,並積極促進了國際的學術交流,備受好評。
五天前(10月24日),大觀音亭祀典興濟宮隆重舉辦了《大觀在上.保愛生民─觀興學術論文集》的新書發表會,現場有臺灣中文學會全體理監事與會員近七十位學者共襄盛舉。這部由侯明福副董事長主編的新書,收錄十五篇與大觀音亭祀典興濟宮有關的學術論文,主要來源便是出自上述八屆國際學術研討會。
連續八年、二百篇論文,皆由大觀音亭祀典興濟宮所催生,而其中直書大觀音亭祀典興濟宮者僅十餘篇,這代表什麼意義呢?
在我看來,如此比例,正充分彰顯大觀音亭祀典興濟宮董其事者的胸襟與氣度,因為觀音佛祖是大家的,大道公祖也是大家的,大觀音亭祀典興濟宮挺身而出主辦宗教信仰國際學術研討會乃是為了大家的佛祖和公祖,而非一己之私。
我想,真正可以擦亮府城祀典興濟宮「官廳」門口那兩面金色招牌的,就是這種無私奉獻的宗教情懷哪!
附記:四天前(10月25日),財團法人臺南市臺疆祖廟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甫與成大人社中心、金大人社院這兩個學術合作單位,再度於成大中文系合辦「寺廟之美」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一篇主題演講和包括李木隆〈金門進士蔡復一傳說與「蔡王爺」信仰〉在內的十八篇學術論文;明年第十屆會議則計畫前進馬來西亞,與馬來亞大學、馬六甲湖海殿聯合召開「防疫與養生:保生大帝信仰暨民間醫藥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