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穿梭永和保福路

發布日期:
作者: 洪春柳。
點閱率:2,654
字型大小:

  在永和,以店仔街福德宮為起點,有兩條「古道」在此出發,往東南走,是秀朗路一段、二段、三段,往西北走,則是保福路一段、二段、三段。
  保福路一段從福德宮對街的樂華商圈出發,以商店街的形式,由1號開展至30多號。興起於1970年代的樂華夜市,因「樂華戲院」而得名,今戲院雖已轉型為錢櫃KTV,但「樂華」二字卻隨著夜市而傳了下來。樂華夜市號稱商家、攤販有三百多家,其經營多元化,包括台灣小吃、服飾店、娛樂店……等等,吃喝玩樂,應有盡有,俗又大碗,故人潮不絕。尢其是周休二日的晚上,更是熱鬧到午夜。
  保福路一段的商店街雖和樂華夜市連成一氣,但商店街到底是以20─30年的老店為多,故人氣不如永平路的流動攤販。
  穿過永平路,入巷的保福路一段店家更少,透天的二樓住家寂靜地蜿蜒著,直至100號。倒是入巷33號處有一家耐人尋味、號稱50年老店的「麵嫂」,依舊古意地保留了麵攤位,也保留了古早的油蔥酥味。
出中山路一段後的保福路二段,向西行,路面加寬,公寓加高,已開闢成筆直大道的街屋,大路長達160號左右。其間,保福路二段與仁愛路交叉處一帶,鄰近「保福宮」,有數間長年不衰的老店,如裕馥西點麵包、古早味蚵仔麵線……等等。繼續前行,一路平順、平淡,直到盡頭處,突然冒出兩棟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個性屋宇」,一為162巷巷口的「壹玖玖貳深夜食堂」,一為165號的一座古蹟級「紅磚三合院」。
  穿過保安路,進入了保福路三段,此處,另成一新天新地,有小型的「新北市親子圖書館」,有「大陳鄉親會館」,這裡是大陳鄉親撤退來台移民的新生地,短短的保福路三段穿過新生路,止於27號,即與環河西路二段相交。
既尋保福路,就不能不找保福宮。重回保福路二段,由133巷進入,200公尺處即是興建於道光二年(1822)、主祀保生大帝的保福宮。
位處永和仁愛路202巷的保福宮,號稱是永和最高巍富麗的廟宇,香火長年鼎盛。歷史悠久的保福宮經過多次的改建後,已由小寺擴張成大廟,廟地一千多坪。新近的一次改建期為2011─2016年,斥資6億,三落大殿,殿高依序16、23、34公尺,整體高聳壯觀!殿中的龍柱、剪黏、交趾陶、門神……等等宗教工藝,更是集一時的名家巧手,值得細細地觀賞。
從保福宮穿出仁愛路290巷2弄的小巷,即見仁愛公園。
10幾年前,我曾來過仁愛公園,印象中的公園,面積雖大而景象素樸。如今的仁愛公園隨著周圍公寓叢林的迅速興起,加上市政府的積極規劃,面貌已煥然一新。公園裡的運動人口川流,盛況不遜於四號公園。與四號公園相比較,仁愛公園雖無大圖書館坐鎮,但有兩位永和地區同名同姓的「楊三郎」美術家、音樂家駐點,以藝術大師作為鎮園之寶。
手持畫筆、色盤的楊三郎,是台灣第一代的油畫大師,仁愛公園的大師銅像,下有石刻:「美術大師楊三郎先生1907-1995,楊三郎大師說:藝術是無底,深坑是無限」。
  公園裡的民謠大師楊三郎(1919-1989)銅像則手拿樂器,神釆飛揚,腳下石碑刻著他10首代表作的歌名:<望你早歸>、<苦戀歌>、<異鄉夜月>、<黃昏再會>、<港都夜雨>、<孤戀花>……等等。
金門鄉親遍居永和地區,仁愛公園裡想必也有其身影,只是我對此地帶的鄉親不熟,可能相見不相識。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