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花帔

發布日期:
作者: 許維民。
點閱率:2,155
字型大小:

黑白格子的花帔布,這陣子變成金門文創的要角,迎風而起的,不管是文創商品,或是各種技藝競賽的創作,我們看到花帔布帶來了文創的活力與生機,是可喜的事,但花帔布的使用,是有其民俗背景的,也絕非是金門獨有的。
金門與閩南風俗一般,在從前,女兒出嫁時,除了嫁妝之外,娘家也要準備一些出嫁的日用品,像被單被套枕頭、花粉、牙膏牙刷洗臉盆,以及要給未來外孫輩蓋的薄被厚被等,此外還有一條黑白格子的花帔布,更是不可或缺的。(以前後浦街專賣店是風行、玉成等寶號)。
這條黑白花帔在女兒出嫁那天,是要蓋在頭頂上的,同時也是未來外孫外孫女周歲前,出門時要覆蓋在頭上的,說是可以避邪去邪,因此一條花帔所涵蓋的是三代人的溫暖親情與傳承關愛。
根據現代嬰兒成長歷程的研究,嬰兒在一個月左右看到的東西都是黑白的,而且只能看到近20公分左右的距離,因此有些先進的父母,會製作一些黑白的條紋、波紋、格子或父母的畫像,給孩子看。沒想到,早在古代,我們已經在民俗上,實踐了應用花帔,完成了嬰兒的記憶與視覺能力,這樣的訓練,就是先人的智慧無形融入於生活中。
民俗的說法是花帔布一格黑一格白的,可以把「邪物」關閉在其間,可以讓孩子不受驚,我們可想而知,母親在背負孩子時,一塊小小的花帔布,不只可以遮光擋風,可以避驚嚇,當然可以免驚,就是去邪了。
花帔的黑白格子圖案,是一種最簡單的設計,在金門,從前是有在地生產的,最早源頭據說是在現今模範街頭的「清香飯店」舊址,那是一位來自惠安的「王和尚」先生(實際姓名不詳,取諧音。)店主,他開了一家棉紗行,專門營購紗線,送往鄉村交付婦道人家紡織,織成花帔布。
當時編織花帔布,主要集中在母親娘家的榜林村,如今她隨口唸出一長串的名字,有:永謙嬸婆、大拇婆、葉姑婆、丁渺叔公以及他母親等等,有名有姓的,只是如今這些人都已經作古了,不過這足以說明榜林村曾經是金門花帔布的產地。
母親又提到當時金門土產的花帔布,有一位關鍵人物,那就是人稱「染布銜」的王汝銜先生(民國1年至民國78年),他專責從「王和尚」的店挑運黑藍灰白的紗線,到鄉下給編織的查某工,再拿回一匹匹織好的花帔布,賣到市場去,如此串成一條生產鏈,這些歷史人物,是大家不了解的,因此我樂於記錄與推介。
一條花帔布,因為有其歷史與民俗的養分,變成很有故事可說,其實從美學上來講,黑白永遠就是一種嚴肅又活潑的組合,簡潔又有秩序,永遠不會退流行,如今它有了新生命,賦予多元的創意,是值得讚許的。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