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花生喚起的鄉愁

發布日期:
作者: 張姿慧。
點閱率:2,812
字型大小:

從貞節牌坊一路延伸的街道,每到了下午,總見賣蚵嗲的小攤前排著長長的人龍,斜對面炸鹹粿的灶台下燃燒著熊熊火焰,肉羹店內冒著香氣的各式小吃,蹲坐在店門前賣魚丸青菜的小販……穿過這條縈繞人煙氣的街景,我在一家特產行停下腳步,從展示台上拿起一包貼有「金門」字樣的花生左看右看,以疑惑的口吻問道:「這是金門花生嗎?」老闆娘篤定回答,我仍是半信半疑:「真的不是從大陸、台灣來的?」她笑臉盈盈地解說:「咱金門該己種的啦!賣到快沒貨了……」我才安心說出需求,那買個十包吧!結帳時又不忘再確認一句,這真的是金門花生嗎?
購物向來爽快的我,買起花生竟是這般的小人之心。我猜老闆娘心裡一定暗罵道,你到底煩不煩呀?受人之託,忠人之事,不得不謹慎,這是離鄉前身負的重責大任,遠在台北一方,古月姐、牧姐、玉芬姐、妙玲、盧老師、翁翁大哥、鈞堯、一群藝文朋友朝思暮想的家鄉產物,全落在我手裡了,若買錯了,豈不愧對那一份份的殷殷企盼。
難以想像,我身邊的友人那麼愛吃金門花生。她們回鄉時,總不忘帶個幾包回台北,或得知我返家,也會囑咐我幫忙代購。在家鄉的同學美月,每到了花生盛產時節,家裡茶几上永不間斷地擺上一大罐,喝茶看電視時一顆一顆不停吃著。她能一眼辨別金門花生與其它產地的不同,三番兩次提醒我:「你傻呀!金門花生顆粒小,外殼比較不好看,但吃起來特別香,一看就知道了。」心虛如我,想我一個在鄉下長大,童少時也曾有過一段與花生如此緊密的時光,竟然無法識別。
記得彼時每到了泛著薄霧的春分時節,我必隨外公和母親上山。剛翻耕的土質特別鬆軟,外公拿著一把農具一路壓出兩個洞,我跟在他背後,順著每個洞裡落下花生種籽,然後推土覆蓋,待發芽長葉,成形結果。也還記得連根拔起和著泥土成串的花生時隨之而來的喜悅,大人小孩圍坐在巷道摘花生,以及鬆開或紮緊一綑又一綑花生藤蔓的情景。
時間在指縫中悄然溜過,巷道內推著滿滿的花生藤,忘了最後是怎麼處置的,只記得母親會把煮好的花生移轉到門口埕,等待豔陽一回一回的曝曬。那一陣子家裡總會出現一甕甕曬好的花生,外婆喜歡將花生搗碎,清明節吃七餅,她習慣塗上一層私藏的花生粉。家裡的長輩也都愛吃花生,唯獨父親。我自小不吃甜食,亦不吃沒什麼味道的金門花生,這點倒是遺傳父親北方人的習性,我愛吃帶有濃濃蒜辣味的花生,對於金門花生種種的好,自是無從體會,朋友總笑我不識貨,因此種花生比吃花生的記憶來得更為深刻。
朋友的叔公十來歲離開家鄉到臺灣打拚,後來在基隆成家定居。他做過遠洋船員、冷凍廠員工,退休多年,一直懷念少時在老家古崗務農的日子。近幾年每逢農作期,他會特地買張機票回金門入住我朋友家,再將門前的荒地開墾成田以種植花生。叔公今年八十三歲了,一日見他埋頭揀選花生,便問他原由,他說,太多了吃不完,想挑一些大顆的賣掉,但不知賣給誰?我一時被觸動,問了價錢後,立即拍照,留下朋友的聯絡方式,在網上幫他賣起花生來,不到兩天,叔公的花生一掃而空,總計賣了二萬多元,他開心不已,直說這是意外的收穫。
我那些愛吃金門花生的友人,對於叔公種的花生個個讚不絕口。前陣子同學薈蓉問,你還買得到上次的花生嗎?我說,對方年紀大了,種不動了。她難掩失望說,我只好再叫我媽訂購寄來給我。
那一刻,我才發現金門花生如此令人眷戀。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