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黃自立:三馬林達的殷實僑商

發布日期:
作者: 江柏煒。
點閱率:2,745
字型大小:

近代以來,水頭(金水)僑民前往印尼東加里曼丹的三馬林達、麻里峇板等地謀生。他們艱苦奮鬥,留下了許多動人的事蹟,其中黃自立(1918-1994)即為一例。出生於1918年的他,父親黃振團是一位貧農,黃自立是其幼子,其上還有兩位兄姐。困頓的童年,養成了他勤勞不懈的習慣。16歲時,1934年,他順著水頭黃氏族人的出洋路徑,揮別了親人,到海外準備投靠他哥哥。黃自立先到了廈門,接著南渡到印尼。
一份資料記錄了他的出洋路線以及出洋初期的生活狀況:「乘搭荷蘭『芝里加那』號貨船,遠渡重洋,經過蘇拉威西的望加錫(Makassar),再續程往三馬林達,最後抵達丁加廊(Tenggarong)。他在那裏前後居住了兩年,幫忙經已在這兒落腳的哥哥看顧雜貨店。由於哥哥經常回鄉省親,店裏的事幾乎由他一人料理,這使他不得不用心學做生意,奠定了日後從商的基礎。」
1937年,黃自立19歲,被父母親安排回鄉娶妻,旋即金門淪陷於日軍之手。在父母的催促下,他匆忙帶著新婚太太,輾轉再回到丁加廊,並開始自營雜貨的生意,店號「黃自立」。其後,日軍南侵婆羅洲,他只好將生意結束,跑到丁加廊郊外耕田度日。1945年日本投降後,黃自立返回丁加廊重建家園,繼續經營「黃自立」雜貨店。1950年黃自立從馬哈坎河(Sungai Mahakam)中游的丁加廊遷徙至下游的大城市三馬林達發展,並創立「慶祥」商號,經營日常食品和用品的雜貨生意;此外,也經營與建築業有關的木瓦。他的誠信特質,使得他在三馬林達的生意,一日千里,黃自立已從丁加廊時的小老板,一躍而成為三馬林達屈指可數的大商家了。
從雜貨店轉型到木材商人,是黃自立成功的關鍵。而他的事業受惠於三馬林達的豐富物產,特別是木業。三馬林達是印尼著名的木材區,同時也是石油的盛產地,其出產的圓木約占印尼全國的百分之五十。1965年,黃自立以其地利人和,先是在該地開設了東光枋廠(木材加工廠);1970則開設三馬林達枋廠。1990年,這兩家枋廠每月可生產鋸木一萬立方釐米,銷售到歐美和亞洲各國,及供印尼國內用途。為了生產質地良好的成品,黃自立所設立的兩間燻房都採用先進的日本機械和外地的技術,員工總數約為一千人。
1967年,印尼總統蘇哈托(Suharto)頒布新條例,允許私人開發木材山。由於三馬林達的圓木質地優良,因此吸引了許多商家前來設廠開採,產量冠全國。黃自立目光遠大,瞭解到開探森林需要用到柴油機,將來必定供不應求,乃迅速轉行代理這一類機械品。初時,慶祥所代理的柴油機,主要是來自日本和義大利。從1968年至1970年,慶祥每年的營業額高達三千多萬美元,是當時三馬林達最大的柴油機代理機械公司。除了日本與義大利機器外,慶祥公司也從新加坡進口中國的柴油機。由於中國的產品價錢便宜,幾為日本與義大利的一半,因此銷量激增,廣受木材業、工業和造船業的大量採用。由於三馬林達的業務蒸蒸日上,黃自立乃在「1970年,於椰加達和泗水設立分行。之後,他的生意發展到新加坡(1972年)、香港(1985年)、日本(1988年)和中國北京(1988年)。在新加坡的分行,即為慶祥聖淘沙私人有限公司。」1980年代走向東南亞、東亞各地的黃自立,把慶祥更名為東榮集團,生意多元化、國際化,也搭上了中國改革開放的經濟高速成長列車,成為一個跨國公司集團。
除在生意領域取得巨大成就外,黃自立也參與華社的公共事務,包括三馬林達中華總商會,以及和其他金門鄉親發起組織三馬林達金門公會。他熱心公益,也重視金門家鄉的教育事業,曾出錢捐助金門前水頭的金水學校助學金,使莘莘學子得以繼續向學。回饋僑鄉不遺餘力。1980年代初期,他也捐款新加坡幣2萬元,籌建新加坡金門會館會所。這是他飲水思源、不忘鄉情的具體表現。1994年黃自立辭世,留下「待人誠實,篤守信用」的典範,供後人學習。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