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另一種雙贏
今日的海峽兩岸,緊張與對立持續存在,民間的各項交流卻也未曾停歇,其中「通婚」大概算是熱度頗高的一種交流吧?嚮往台灣自由富裕生活,而紛紛遠渡重洋下嫁的大陸新娘人口成長相當快速,儘管外表和我們是一個樣兒,語言溝通也沒啥障礙,但生活方式與思想上的差異不可謂不大,加上兩岸對峙的尷尬處境,讓這些「外來族群」很難完全地被認同,並且基於某種程度的國家安全與社會穩定考量而對她們多所限制,殊不知這些大陸姑娘們脫離了社會主義體制的束縛,呼吸自由的空氣後,頓時像飛出籠子的鳥兒,更像是大夢初醒,開始努力爭取身為一個「人」應有的價值與權利,她們不再沈默,開始學會比較,試著挑戰政府種種令她們深感不公平的法令限制。
前一陣子為了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法有關大陸新娘取得身分證年限爭議,朝野可說是爭論不休,各說各話也各自成理。大陸新娘氣自己不如其他外籍新娘,甚至驚爆長久以來對台灣女人的不滿與仇視,險些讓爭取人權的訴求演變成兩岸女人的戰爭。不久前本報言論廣場刊登一篇批判大陸新娘爭取投票權的文章,作者對大陸新娘在娘家土地上是「惦惦無半聲」的傳統女性,嫁到台灣卻變成「啥咪攏敢講」的新女性的大幅轉變頗不以為然,大剌剌地剖析肯定讓大陸新娘們「捶心肝」,但這樣的觀點也正說明了兩岸矛盾對立的局面,導致了大陸新娘問題的複雜難解,如何兩全其美,考驗著政府與人民的智慧。
大陸新娘爭取基本人權,是自詡為民主社會的台灣必須容忍的聲音,只要真是對她們太苛的規定,應在不影響國家安全原則下適度檢討修正,但大陸新娘也應體認台灣政府的難處,畢竟兩岸關係搞成這樣,兩邊人民往來想要完全解禁只能「想想就好」。不滿現狀自當適時表達,但在爭取方式上應更具智慧並兼顧台灣人民感受,否則口不擇言只會「呷緊弄破碗」。
兩岸領導階層相互猜忌,缺乏互信基礎,兩岸人民也還要學習拋棄成見、互相包容,因為通婚,凸顯了彼此的思想差距,但只要雙方都有誠意化解歧見,是真心來往而非淪為兩岸政治角力工具,相信有朝一日也能創造另一種雙贏的兩岸關係。